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第四節 土地制度與政策
土地制度是一切社會形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度,它對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上層建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土地政策是土地制度得以實行的措施體系或行為準則。因此,土地制度是土地政策的基礎,土地政策又是土地制度的具體體現。
一、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的含義及其基本特征
土地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土地關系的總稱,是一個國家人地關系的法定結合形式,它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土地管理制度。
1.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是指人們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擁有土地的經濟形式。它是整個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關系的基礎。
2.土地使用制
土地使用制度是對土地使用的程序、條件和形式的規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土地使用權是依法對一定土地進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權利,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體現形式。在整個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決定著土地使用制。每一個社會形態都存在著與土地所有制相適應的土地使用制及其具體形式。
就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兩者之間的關系而言,土地使用制可大致分為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相結合和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兩大類。在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條件下的土地使用制可分為有償使用和無償劃撥使用兩類。
例題:[ ] 是整個土地制度的核心
A.土地所有制
B.土地使用制
C.土地關系
D.人地關系
答案:A。
3.土地管理制度
這里所說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國家對全國(或某一區域)的土地,在宏觀上進行管理、監督和調控的制度、機制和手段的綜合。它由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實施.
(二)我國現行的土地制度
1.現行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我國現行的土地所有制為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它分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土地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具體采取的是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的形式,由社會主義國家代表全體勞動人民占有屬于全民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等權利。
土地的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具體采取的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制的形式,由各個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組織代表各該集體經濟組織的全體勞動人民占有屬于該集體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等的權利。
2.現行土地使用制的基本格局
現行城市土地使用制是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的情況下,國家可采用拍賣、招標或協議的方式將土地使用權有償、有限期地出讓給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在使用年限內可以將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其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連同地上的建筑物由政府無償收回;需要繼續使用的,可以申請續期,申請批準后,期限可以延長,同時按當時市場行情補交出讓金;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并根據土地使用者已使用的年限和開發、利用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現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制是在土地所有權歸集體的條件下,把土地使用權承包給農戶,以戶為單位獨立經營,自負盈虧,除向集體上交提留和向國家交納農業稅以外,其余全部收人歸農戶個人,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二、土地政策
(一)土地政策的含義
政策是指一個行政組織為完成某項任務而制定的具體目標、準則、方案、辦法等各種決策。土地政策可以理解為國家為了維護土地制度,實現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合理組織土地利用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體系或行為準則。
例題:判斷題:土地政策可以理解為國家為了維護土地制度,實現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合理組織土地利用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體系或行為準則。
[ R ]
(二)土地政策的特性
1.政治性 2.強制性 3.整體性 4.針對性
5.預測性 6.及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