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給與需求理論
1、需求曲線是一條表示在所有其他影響消費者需求的因素不變時,某物品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關系的曲線。特點是:
(1)曲線方向是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
(2)曲線形狀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曲線。
(3)曲線具有連續性。(實際上,曲線是不可能連續的,但為使分析不致復雜,假定曲線是連續的。
2、需求函數如果影響需求的其他各種因素不變,只考慮需求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即把商品本身的價格作為影響需求的惟一因素,以戶代表價格,就可以把需求函數寫為:D=f(P)
上式表明了某種商品的需求量D是價格P的函數。需求函數是用模型法(或稱代數表達法)來表述需求這個概念。需求函數表明,價格上升,需求量減少,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3.供給曲線供給曲線是表示在其他影響廠商供給的因素不變時,某種商品價格與供給量關系的曲線。供給曲線的特點:
(1)曲線的方向是從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
(2)曲線的形狀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
(3)曲線的連續性。(現實中,曲線不可能是連續的,但為了簡便起見,假定曲線具有連續性。
4.供給函數如果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不變,只考慮供給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把商品本身的價格作為影響供給的惟一因素,以P代表價格,就可以把供給函數寫為:S=f(P)
供給函數就是用函數關系來表明某物品供給量與其價格之間的關系。上式表明了某商品的供給量S是價格P的函數。供給函數表明,價格上升,供給量增加,價格降低,供給量減少。
5、商品均衡價格:商品的均衡價格是在商品的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兩種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商品的均衡價格是指該商品的市場需求量和市場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在均衡價格水平下的供求數量稱為均衡數量。從幾何意義上說,一種商品市場的均衡出現在該商品的市場需求曲線和市場供給曲線相交的交點上,該交點即是均衡點。
6.需求價格彈性的變化:需求價格彈性又稱需求彈性,它是衡量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的指標。當價格上升時,需求量是下降的,即正的價格變動會引起負的需求量變動,所以,價格彈性是負數。
7.需求收入彈性:收入的變化會引起需求的變動,兩者之間的數量關系可以用需求收入彈性來表示。需求的收入彈性為正值的物品稱為正常物品,需求的收入彈性為負值的物品稱為低檔生活必需品。在正常物品中,需求的收入彈性于1的物品為奢侈品,需求的收入彈性小于1的物品為必需品。
8.供給價格彈性指某一商品供給量的變動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一般而言,房地產產品生產周期長,所以供給彈性較小。輕工業產品,尤其是食品、服裝類產品,由于生產較為容易,并且生產周期短,所以供給彈性。
9、市場出清:是指在某一價格水平下,生產者愿意而且能夠供應的產品或勞務的數量正好等于消費者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即在這個價格水平上,市場上的意愿供給等于意愿需求,市場達到均衡。這種狀態是一種理想狀態,在現實生活中只能偶然存在。
10、供求原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變動,供給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變動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變動。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價格上升,需求的減少引起均衡價格下降。第二、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數量增加,需求的減少引起均衡數量減少。第三、供給的增加引起均衡價格下降,供給的減少引起均衡價格上升。第四、供給的增加引起均衡數量增加,供給的減少引起均衡數量減少。
(二)、市場競爭理論 1.區分市場結構有利于企業決策作為商品的生產者與供給者,企業應選擇多的產量、制定多高的價格水平,除了取決于其技術條件及相應的成本條件之外,還非常重要地取決于市場的競爭狀態。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中,企業間的競爭是不同的,而同樣的競爭手段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中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獲得不同的效果。所以研究市場結構對于企業制定競爭戰略至關重要。
2.區分市場結構可以便于政府對經濟進行管理不同的市場結構對資源配置的效率不同,在某些市場結構下(如壟斷)資源的配置效率很低,存在市場失靈,需要政府進行干預。通過研究市場結構,可以為政府調控市場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幫助。
(三)、經濟增長與土地市場的關系
經濟增長會刺激土地市場的繁榮,經濟衰退也會導致土地市場的蕭條。在經濟增長的情況下。土地需求一般會增加,如果土地供應量恒定,則土地價格會提高,反過來,地價的上升,可能部分抑制經濟增長引起的土地需求。
在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下,總量固定的土地供給是制約經濟增長的根本因素。在某種土地(如建設用地)總量固定的情況下,該種土地的價值或價格主要由需求決定而與供給無關,而由于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如農地轉為非農建設用地)以及土地流量(如每年的建設用地供應量)的變化,使某種用地的總量是變化的,在這種情況下,土地市場就可以對經濟增長和經濟波動產生影響。
我國城市土地屬于國家所有以及政府對農村集體土地的實際控制,使得中國政府控制著土地市場的供給,決定了全國的土地供給(總量)以及各年度、各地區、分用途的土地供給(結構),從而對土地市場及與之有密切關系的宏觀經濟產生重影響。中國的土地市場與宏觀經濟互為因果,地價的上漲能夠帶動GDP增長,宏觀經濟表現為長期增長和短期波動兩方面特征。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的問題,實質上也就是政府通過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對土地市場進行干預,以長的目標。參與宏觀調控的土地政策,致包括土地規劃、土地計劃土地稅收政策、土地價格政策和土地區域政策等。當前我們用于宏觀調控的土地政策工具主要是土地計劃,即土地供應政策,此外,土地稅收和土地價格政策也起一定作用。
網校輔導:
為幫助參加考試的學員有效備考,環球職業教育在線組織權威師資特推出2009年土地估價師考試考前輔導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