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9年土地估價師考試:管理基礎考前輔導(34)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10.供地的具體位置
  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決定供地的具體位置。
  11.供地時間
  根據建設用地時間和土地供應年度計劃,決定供地時間。
  12.供地數量
  根據國家規定的具體建設用地定額指標,決定供地數量。
  13.供地方案擬訂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用地單位的申請,經審查認為可以供地的,擬訂供地方案。
  供地方案的內容應當包括供地方式、面積、用途和時間,土地有償使用費的標準、數額等。
  14.地方案的批準權限
  不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征地的,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在省政府規定的審批權限內具體確定。
  涉及征用的,同征用的審批權限。
  不涉及征用但涉及農用地轉的,同農用地轉的審批權限。
  15.建設用地審批
  權限:現行《土地管理法》將農用地轉用及征地審批權上收至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村村民申請使用宅基地的,改為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宅基地使用涉及農用地的,也要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審批權同樣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
  手續:規劃的“圈”內土地,必須先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分批次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土地征用審批手續后,方可統籌安排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即必須先“批發”后“零售”,而“圈”外建設用地,仍以項目為單位上報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
  項目用地審批: “圈”內用地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由市、縣人民政府在省政府規定的權限范圍內具體確定;“圈”外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審批一般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
  16. 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
  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時,建設單位應當向建設項目批準機關的同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地預申請。受理預申請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國家土地供應政策,對建設項目的有關事項進行預審,出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外,單獨選址的建設項目使用土地的,建設單位應當向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實施城市規劃占用土地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和征用土地方案,編制建設項目用地呈報說明書,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報上一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為實施村莊和集鎮規劃占用土地的,由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編制建設項目用地呈報說明書,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后,報上一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
  建設只占用國有農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只需擬訂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建設只占用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只需擬訂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建設只需占用國有未利用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應由國務院批準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只需擬訂供地方案;其他建設項目使用國有未利用地的,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辦理。
  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要實行內部會審制度,審查期限最多30個工作日。審查內容為材料是否齊全、用地是否符合條件等。同時填寫建設項目用地審查意見表,符合要求的方可報政府。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予以批準,批準形式一般是文件批復。
  17.國家建設征用土地
  《憲法》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征用。”因此,征用土地就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的強制手段。 土地征用具有以下特征:
  (1)地是一種政府行為,是政府的專有權力,其他單位和個人都沒有征地權。
  (2)須依法批準。
  (3)國家征用集體的土地,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要向被征用土地的所有者支付補償費,造成勞力剩余的必須予以安置。
  (4)國家建設征用土地,被征地單位必須服從,不得阻撓。這表明征地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
  (5)國家建設需要征用農村土地后,原來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轉變為國家所有,國家通過兩權分離,使用單位取得國有土地的使用權。
  (6)征地行為必須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的公開監督。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