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0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的自然特性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土地的自然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土地面積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質量的差異性(多樣性)、土地永續利用的相對性(土地功能的永久性)等。

  1.土地面積的有限性。我們雖然能開山填海,擴展陸地面積;或者通過圍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但這只是土地用途的轉換,并沒有真正增加土地面積。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最大的自然特性是地理位置的固定性,也就是土地位置不能互換,不能移動。此特性決定了土地的有用性和適用性隨著土地位置的不同而有著較大的變化,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同時,該特性也決定了土地市場是一種不完全的市場,不是實物交易意義上的市場,而只是土地產權流動的市場。

  3.土地質量的差異性(多樣性)。來源考試大。不同地域,不同位置,由于地理位置及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不僅使土地構成的土壤、氣候、水文、地貌、植被等要素的自然性狀不同,而且受人類活動的影響也不同,導致土地的結構和功能不同,最終表現在土地質量的差異上。

  4.土地永續利用的相對性(土地功能的永久性)。考試&大&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只要處理得當,土地就會不斷改良。”在合理使用和保護的條件下,農用土地的肥力可以不斷提高,非農用土地可以反復利用,永無盡期。土地的這一自然特性,為人類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提出了客觀的要求與可能。土地是一種非消耗性資源,它不會隨著人們的使用而消失,相對于消耗性資源而言,土地資源在利用上具有永續性。土地利用的永續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作為自然的產物,它與地球共存亡,具有永不消失性。二是作為人類的活動場所和生產資料,可以永續利用。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