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1.人地關系 (people and land relationship) 的概念
人地關系,是泛指人與自然關系(man-nature relationship)的。人地關系的實質是人通過自身的勞動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變換的關系。
2.人地關系的內涵
人地關系具體表現為人與土地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兩個基本要素或基本資源。在人地關系中,人是主體,為土地的利用與生產提供人力資源;而土地則是客體,為發展生產提供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土地。來源于考試大。這種土地利用和生產過程中的人與土地的關系,可稱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關系。再者,在人利用土地的生產過程中又必然發生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稱之為衍生的間接的人地關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人地關系的兩種內涵。但是這兩種基本的人地關系自古迄今有著多層次、多元結構的人地系統,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的實質內涵:
(1)在基本層次上,人地關系可稱為人口數量與土地面積的關系(people(man)and land ratio)。這是自古迄今歷代人地關系共同的最基本層次。
(2)人地關系的中間層次,是就人口與資源(廣義資源)、人口與食物關系層次上而言的人地關系,認為人地關系即人力資源與土地關系、人口與食物供應的關系。亦即當今經濟學家和地學家所研究的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人口承載量)。
(3)當今可持續發展人地關系研究的綜合層次,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資源、環境(土地)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綜合關系。考試&大&這種綜合性的人地關系亦可稱為可持續發展觀的人地關系,應該是當今現代土地經濟學研究的主體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