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土地估價師備考:土地管理體制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第五講 土地管理體制

  一、土地管理體制的含義

  土地管理體制是指土地管理機構的設置、管理權限劃分及運行等各種制度的總稱,它是中央和地方各級土地管理機構設置體系及其管理權限、范圍的體現。其中,土地管理機構設置是土地管理體制的核心。

  土地管理體制的建立,既受到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影響,又受到基本國情及由國情決定的土地管理在整個國家管理中的地位影響,也受到政府機構改革的影響。

  二、現行土地管理體制

  現行土地管理體制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頒布, 1986年國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后,由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所確定實行的全國土地統一管理的體制。

  根據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國土資源部代表國務院負責 全國土地管理工作 其中有6個職能司(廳、局)與土地管理直接相關,承擔著相應的土地管理職責。

  1.政策法規司

  2.規劃司

  3.耕地保護司

  4.地籍管理司

  5.土地利用管理司

  6.執法監察局

  建國以來土地管理的演變歷程

  社會主義的土地管理與我國歷代的土地管理及私有制土地 管理有著本質的區別,社會主義土地管理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之上的,其主要目的是不斷鞏固公有制,立足于全民利益,協 調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用地需求。對建國以來我國土地管理進行簡要回顧,可以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一、改革開放之前的土地管理

  二、改革開放初期的土地管理

  三、統一管理體制下的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與社會發展

  一、土地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

  土地是社會發展中一切生產所必須的物質條件,“是一切生產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在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主要體現在二兩個方面:一方面,土地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基本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土地是稀缺的難以替代的資源。

  二、土地管理在社會發展的中作用

  1.土地管理是協調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

  伴隨著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日益突現,人地矛盾 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人地矛盾不僅表現在各部門各產業 之間對土地需求矛盾上,也表現在人與人之間對土地需求矛盾上。這些矛盾的解決需要通過土地管理來協調。

  2.土地管理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實現土地資源永續利用,必須依賴土地的科學管理。因此 土地管理已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3.土地管理是社會穩定的根本保證。耕地是最寶貴的資源。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