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4.金融體系
(1)金融體系的概念與分類
(2)銀行金融機構
(3)非銀行金融機構
5.中央銀行
(1)中央銀行概念
(2)中央銀行的職能
6.商業銀行
(1)商業銀行概念
(2)商業銀行的職能
7.外匯與匯率
(1)外匯的含義
(2)匯率的含義
1.4金融體系
1、金融體系的概念與分類
(1)金融體系的概念
金融體系概念:金融體系是指一國所有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所形成的整體。
(2)金融體系的分類
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各國金融體系一般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兩大類,其中銀行機構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信用合作社、儲蓄貸款協會、保險公司、信托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公司和財務公司等,基本上都是一種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商業銀行為主體、其他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并存的金融體系。
2、銀行金融機構
①中央銀行:一個由政府組建的機構,負責控制國家貨幣供給、信貸條件,監管金融體系,特別是商業銀行和其他儲蓄機構。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的貨幣金融管理機構,在各國金融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中央銀行的職能是宏觀調控、保障金融安全與穩定、金融服務。
②商業銀行: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商業銀行屬于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機構,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貨幣的存貸等。
商業銀行在一國金融機構體系中居主體地位。
③政策性銀行:指那些多由政府創立、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是當今世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一類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等一般金融機構相比,政策性銀行的特征主要有:
(1)經營目標是為了實現政府的政策目標。一般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更多地是考慮自身的盈利;而政策性銀行是隸屬于政府的金融機構,需嚴格執行政府的意圖,不以盈利為主要經營目標,其經營目標是為了實現政府的政策目標。當然,政策性銀行作為金融機構,也要在經營活動中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
(2)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直接出資,即使有的政策性銀行不完全由政府出資創辦,但也是由政府參股或提供保證,實質上還是受控于政府。
(3)資金運用以發放中長期貸款為主,貸款利率一般低于同期限的一般金融機構貸款利率。
(4)貸款重點是政府產業政策、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中重點扶植的項目。如重點發展的產業開發貸款、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改善環境的建設貸款、社會福利建設項目貸款。這些貸款由于利微、期限長、風險大,其他金融機構不愿經營,故多由政策性金融機構發放。
政策性銀行的種類:
按業務范圍區分,各國政策性銀行主要有如下幾種類型:
(1)開發性金融機構。是專門為政府經濟開發和發展提供中長期貸款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其作用主要是配合政府實施相關的產業政策,加快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的建設。如印度工業開發銀行,日本開發銀行,美國聯邦中期信貸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在發展中國家的作用比在發達國家更為重要。
(2)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是經營農業和與農業有關的信貸業務,貫徹政府支持農業發展政策的金融機構。其作用在于為農業提供資金支持,為貫徹和落實政府支持的農業政策和措施提供服務。
(3)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是經營與進出口有關的信貸業務,推動國家進出口貿易發展的金融機構。其作用主要是通過融通資金,提供融資條件,提供咨詢服務和經辦對外援助,服務于政府的對外政策。在外貿出口信貸中,對資本貨物的出口予以特別支持,以政府作后盾支持外貿經濟的發展。
3、非銀行金融機構:以發行股票和債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險等形式籌集資金,并將所籌資金運用于長期性投資的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與銀行的區別在于信用業務形式不同,其業務活動范圍的劃分取決于國家金融法規的規定。主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有:
(1)信用合作社。是由個人集資組成、以互助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組織。
(2)保險公司。是辦理多種保險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更多土地估價師信息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