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鐵路、公路、水利水電建設和礦產資源開發規模加大,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也逐年增加。我國每年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成千上萬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所以,邊坡治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邊坡治理工程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排除滑坡產生的誘因,或者恢復滑坡體平衡狀態的工程方法,即控制工程,包括地表地下水排泄工程、改良滑動面軟弱物質性質、挖方減重工程、平衡壓重工程等。另一類是通過設置阻止滑坡作用的構筑物,阻止滑坡體的移動,即支擋工程,包括擋土墻、抗滑樁、錨固等。
邊坡治理工程施工監理是受建設方委托,監督處理邊坡治理工程施工是否按合同、設計和規范施行,確保工程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施工質量控制是監理工作的核心,監理工作必須貫徹以質量為中心的原則。
在邊坡治理工程中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雖然引發事故的原因很多,但施工方面的原因是主要原因。邊坡工程情況復雜多變,滑坡始終處于運動變化中。面對復雜局面,要求監理工程師針對邊坡治理工程施工的獨特特點、工藝、技術,加強監督檢查,加強與建設、設計、施工單位的協調,積極主動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加強時效觀念,嚴格監理,確保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1 常見質量問題及產生原因
目前邊坡治理工程施工中存在不少問題,質量無人過問,有施工無檢測現象比比皆是。
(1) 砌體工程施工中存在以下問題:砌塊間有空隙空洞,坐漿不飽滿,無拉結石,小石塊過多,施工縫不處理,砌筑后無養護;擋土墻擋土一側的回填土、反濾體不按設計、規范要求施工,墻后水不能有效排除,導致對擋土墻產生巨大側壓力或凍脹開裂。
(2) 抗滑樁工程施工中存在以下問題:樁位與圖紙不符,樁孔不垂直,樁徑不足,有變徑、空心現象,鋼筋籠下歪,保護層不夠,鋼筋外露,樁身混凝土強度不夠,鋼筋的焊接、搭接不符合規范要求。
(3) 錨固工程施工中存在以下質量問題:材料質量不合格,錨固參數達不到設計要求,孔位、孔深和圖紙不符,注漿不飽滿,錨桿歪斜,防銹不合格。
(4) 在引發質量事故的眾多原因中,施工隊伍素質差,施工管理水平低,是主要原因。在這些施工隊伍中,普遍存在著質量意識淡薄,缺乏規范意識、監控意識和監測能力,工法意識差,缺乏自提施工方案和自提施工組織設計的能力,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千篇一律,沒有針對性。缺乏相應施工經驗,機械化水平低,快速反應能力差,無法應對施工中的突發事件,無法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
以上問題的存在說明:監理工程師要協助建設單位通過招投標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社會信譽高,有保證質量、安全措施的施工單位。加強施工階段質量控制,尤其是加強事前控制是保證工程質量、工程安全的關鍵。
2 施工階段質量控制過程及要點
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是工程實體最終形成的階段,也是工程項目質量和工程使用價值最終形成和實現的階段,因此,也是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重要階段。
施工階段質量控制包括3 個階段:事前質量控制(即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 、事中質量控制(即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事后質量控制(即竣工階段質量控制) .
2. 1 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要點
審查施工單位進場人員和施工隊伍的技術資質是否符合工程項目施工的要求;審查分包商的資質,選擇能完成工程項目、能保證工程質量的分包商;審查施工單位進場的施工機械設備是否符合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計劃、施工方案的要求;審查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健全有效;審查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施工組織設計審查要點:施工總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正常施工;是否有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具體措施;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是否健全有效。
施工方案的審查要點:施工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邊坡工程特點及特殊要求;方案是否可行,是否滿足工期要求,是否經濟合理;是否能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并經濟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合理可行,是否符合施工現場條件和環境;是否符合有關的施工規范和標準,是否滿足工藝要求;要特別對施工方法、機具、施工順序的安排即流水施工的組織等項內容進行研究審查。
2. 2 邊坡治理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要點
(1) 擋土墻等砌體工程質量控制要點:檢驗所用石料或混凝土塊、砂漿的強度和規格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砌塊應分層錯縫砌筑,坐漿擠緊,嵌縫料要飽滿密實;砌縫要均勻,不做寬縫,不得用大堆砂漿填空隙,勾縫要牢固、美觀;擋土墻砌出地面后應立即回填夯實,按設計要求做好泄水孔、墻背反濾層、防滲、隔水等設施;在伸縮縫、沉降縫內,以瀝青麻絲、瀝青木板等填縫材料沿墻內、外、頂三邊填塞,塞入深度不小于0. 2 m.
(2) 抗滑樁工程質量控制要點:在開挖中應核對滑動面、滑動方向、基底情況,核查是否有深層滑動;做好地面截水、排水和防滲措施,孔口地面以下0. 5m 范圍內應加強襯砌,孔口地面上加筑適當高度的圍埂;設置對滑坡變化、移動的觀測網,做好地下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技術措施;開挖與支護施工中要求分節開挖支護。護壁厚30~40 cm ,高出地面25~30 cm ,節高0. 6~2. 0 m.圍巖松軟、破碎或有水時,分節要短。嚴禁在土石分界和滑床面處分節;灌注樁身混凝土前,應檢查凈空斷面||并鑿毛混凝土護壁;檢查鋼筋籠搭接情況,搭接不得設在土石分界和滑床面處;混凝土灌注必須連續進行,嚴格檢查灌注質量,嚴禁出現夾層和斷樁。
(3) 錨固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嚴格控制錨桿長度、錨桿灌漿長度、錨桿傾角、注漿壓力、注漿時間及錨拉預應力等重要參數,保證達到設計要求;在錨桿施工前,組織施工單位進行鉆孔、注漿、張拉和鎖定試驗以考核施工工藝的適用性和設備性能。重點進行抗拔力試驗,并對試驗結果進行審核;孔位、孔深、孔底傾斜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檢查拉桿組裝、安放質量。永久性錨桿必須有嚴格的防銹保護,特別注意錨桿孔口及接縫處的防銹質量。對中支架的位置應滿足設計要求。止漿裝置的位置應滿足錨桿自由段和錨固段長度的要求。拉桿鋼筋一般與注漿管應同時插入孔底;審查漿液配合比和注漿壓力試驗。
注漿時注漿管管口必須低于漿液面;錨桿張拉前對張拉設備認真標定。錨桿張拉要按一定程序進行,拉緊力按設計要求施加。檢查張拉和鎖定施工紀錄。
(4) 施工過程檢查驗收要求:堅持上道工序(或隱蔽工程) 不經檢查驗收不準進行下道工序(或覆蓋) 的原則。即上道工序(或隱蔽工程) 完成后,先由施工||單位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通知駐地監理工程師到現場會同檢查。經檢查合格監理工程師簽署認可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3 結語
滑坡等災害一般處于動態發展狀態,坡體的運動通常是分級、分塊或分層進行的,一級、一塊或一層的坡體運動只要對另一級、另一塊、另一層的坡體平衡產生極限性影響時,就能改變整個坡體運動狀態和規模。所以,邊坡治理工程必須于急劇變形狀態之前完成全部治理工程程序。邊坡治理工程是一個涉及多個學科多種工法的復雜系統工程。工期要求緊,環境因素復雜多變,施工階段、施工順序劃分嚴格。所以要求監理工程師努力掌握其特點,認真熟悉環境,主動監理,充分發揮協調作用,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著重事前質量控制,著重工序、工法控制,保證在工期要求內,安全有效的控制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