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基層.底基層)工程監(jiān)理實施細則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保證路面(基層.底基層)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工程質量整體達到優(yōu)良,各工序施工做到全面預控,嚴格做好原材料質量控制、施工控制參數、現場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分部分項工程驗收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把關工作,從而有效保證路面(基層.底基層)工程質量優(yōu)良的總體目標。
2、編制依據
1)《同三、京珠國道主干線繞廣州公路東環(huán)段兩階段施工設計》文件;
2)《公路工程施工監(jiān)理規(guī)范》(JTJ077-95);
3)《公路路面基層底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4--2000);
4)《公路工程質量評定標準》(JTG F80/1-2004);
5)其他有關規(guī)程、標準。
3、工程概況
本項目位于廣州市的東南部、起自廣州北二環(huán)高速公路火村互通立交,與廣珠東線高速公路相連。
項目區(qū)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公路區(qū)劃屬華南沿海臺風區(qū)(IV7)。氣候特點溫暖潮濕,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2℃,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735.5mm。
4、技術指標
1)整體式路基:全寬34.5m,&&雙向6車道(遠景八車道)其中行車道2×3×3.75m,硬路肩2×3.75m(含右側路緣帶寬2×0.5m),左側路緣帶寬2× 0.75m,中央分隔帶2.0m,土路肩2×0.5m。
2)分離式路基:路基寬17.00m,行車道2×3.75m,左右硬路肩寬分別為1.00m和3.75m(含左右側路緣帶寬0.5m),路肩寬2×0.5m。
3)路拱橫坡:一般路段行車道、硬路肩及路緣帶采用2%的橫坡,土路肩采用4%的橫坡。
4)路線平曲線一般最小半徑770m,不設超高最小平曲線半徑為4000m,凸形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16000沒,凹形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為10000m。
(二)范圍
工作內容包括在已完工并驗收合格的路床上鋪筑各種底基層或基層
(三)材料
1、各類結構層的材料規(guī)格,應符合交通部頒發(fā)的有關路面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
2、碎(礫)石
碎石應由質地堅硬、耐久的干凈礫石或巖石軋制而成,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能。其顆粒形狀應具有棱角且近似立方體,無雜質。礫石軋制的碎石應有90%以上的破碎顆粒;礫石包括天然礫石、破石礫石或天然礫石的抗壓碎能力應符合規(guī)范石料壓碎值的要求。
3、砂
砂應為潔凈、堅硬、干燥、無風化、無雜質,符合規(guī)定的級配,其泥土雜物含量應小于3%。
4、石屑
石屑系機械軋制而成,最顆粒宜小于5mm,應堅硬、清潔、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具有適當的級配。
5、水
水應清潔不含有害物質。來自可疑水源的水,應經過化驗,并報監(jiān)理工程師核查。
6、水泥
水泥可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采用其他種類水泥應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
(四)基層(底基層)施工前,監(jiān)理應檢查審核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機械設備。主要指攤鋪設備、壓實機械及其它機械設備數量、型號、生產能力等。
2)混合料拌合場的位置、拌和設備以及運輸車輛能否滿足質量要求及邊續(xù)施工的要求
3)路用原材料。檢查水泥&&、粗集料、細集料等各種原材料,要求滿足《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4-2000)的要求。
4)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試驗報告。檢查原材料的試驗結果及混合料的擊實試驗、承載比、抗壓強度的試驗結果。混合料的設計步驟:
(1)制備同一種土樣,不同水泥劑量的水泥穩(wěn)定(或綜合穩(wěn)定)土混合料的配制;
(2)確定各種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干壓密實度,應至少做三個不同水泥劑量(最小劑量、中間劑量和最劑量)混合料的擊實試驗。
(3)按工地預定達到的壓實度,分別計算不同水泥劑量的試件應有的干密度。
(4)按最佳含水量和計算得的干密度制備試件。
(5)試件在規(guī)定溫度下保濕養(yǎng)生6天,浸水1天后,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計算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數。規(guī)定的溫度為:冰凍地區(qū)20±2℃,非冰凍地區(qū)25±2℃。
(6)水泥穩(wěn)定砂礫的7天浸水抗壓強度應符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7)根據規(guī)范規(guī)定的強度標準,選定合適的水泥劑量。此劑量試件室內試驗結果的平均抗壓強度R應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R≥Rd/(1-ZaCv)
式中:
Rd—設計抗壓強度
Cv—試驗結果的偏差系數(以小數計)
Za—標準正態(tài)分布表中隨機保證率(或置信度a)而變的系數。
重交通道路上應取保證率95%,此時Za=1.645。其他道路應取保證率90%
8)在施工過程中工地實際水泥用量應比室內試驗確定的劑量多0.5%~1.0%,試驗結果以書面形式報監(jiān)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