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在施工監理過程中的進度控制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監理的工作內容通常可以概括為“三控制(即質量控制、投資控制、進度控制)、兩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協調”,進度控制是監理工程師應該完成的重要任務。從總體上看,我國現階段監理工作的重點主要集中在質量控制上,而對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然而,從項目管理的三目標——質量、工期和投資來看,盡管質量是工程項目最基本的目標,但工期和投資卻是直接影響建設項目投資效益的兩目標,也是業主最關心的目標。因此,能否有效地控制投資和進度,往往是衡量監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本文結合南京世茂濱江新城一期工程5號樓項目,對如何做好進度監理工作進行一些探索。

  重視進度計劃的審批

  進度計劃是在工程項目實施前圍繞如何實現進度目標所作的統籌安排。進度計劃既是進度目標的分解和落實,也是進度動態控制的依據,因此,進度計劃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進度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監理工程師通常并不直接編制進度計劃,但監理工程師對進度計劃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協助業主編制控制性計劃。二是審批承包商的進度計劃。我們在審批承包商進度計劃時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審查:進度計劃是否滿足合同及業主主要時間節點的要求。承包商的進度計劃首先必須滿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同時還必須符合業主控制性進度計劃中一些關鍵時間節點的要求。

  進度計劃是否與施工方案一致。施工方案中的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工藝 、施工機械以及施工組織方式直接影響進度計劃安排,因此在審查施工進度計劃時必須檢查施工進度計劃是否與施工方案一致,如果有矛盾必須要求承包商調整進度計劃或施工方案。

  資源計劃能否保證進度計劃的需要。在報審進度計劃時,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承包商提供各工種勞動力、施工機具、材料(尤其是周轉材料)主要資源計劃作為附件,監理工程師通過審查資源計劃是否與進度計劃相符,來評價進度計劃的可實施性,如資源計劃不能滿足進度計劃的要求,應要求承包商調整資源計劃或進度計劃,進度計劃一旦被批準,資源計劃也作為進度控制的依據。

  進度保證措施是否合理。在進度計劃報審時,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承包商提供進度保證措施作為附件。進度保證措施包括技術措施(如為了縮短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在混凝土中摻加早強劑)、管理措施(如增加周轉材料的投入、組織交叉平行作業和流水作業等)和季節性施工措施(如冬季施工措施、雨季施工措施、夏季施工措施等)。進度計劃一旦被批準,這些措施也將作為進度控制的依據。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承包商沒有采取這些措施而導致工期延期,一般監理工程師不能同意工期延期申請。  

  該進度計劃是否與參與本工程的其他承包商或甲供材料和設備進度計劃相協調。當所監理的項目由多家承包商施工,在審批各承包商進度計劃時必須注意各承包商進度計劃之間的協調,比如土建與機電安裝、機電安裝與精裝修、室內工程與室外工程之間的時間進度一致,否則,一旦批準了承包商的進度計劃,而各承包商在時間進度上又存在矛盾,將會給監理工作帶來被動,甚至索賠。

  進度計劃中的關鍵工作及非關鍵工作的總時差(機動時間)是否明確。關鍵工作是進度控制的重點,關鍵工作一旦出現拖延,必然導致整個進度的延期。因此,控制了關鍵工作的進度也就控制了施工進度。非關鍵工作盡管不是進度控制的重點,但當非關鍵工作的延誤超過了總時差時,就會轉化為關鍵工作,因此,對那些總時差較小的非關鍵工作,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明確關鍵工作和非關鍵工作總時差的目的除了確定進度控制的重點外,還為審批工期延期申請提供依據,一般來說,只有當關鍵工作出現延誤,或非關鍵工作的延誤時間超過了總時差時,承包商才有可能獲得延期。此外,在審批進度計劃時,還必須檢查現場的施工條件是否能夠滿足進度計劃的要求。

  建立進度動態控制體系

  進度控制的目的是要使工程按照進度計劃組織施工,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進度監控機制。進度監控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跟蹤實際進度,二是監控影響進度的因素。為了有效地對這兩方面進行控制,我們建立了一套以作業計劃、進度周報制度、協調機制、風險預警機制為核心的進度監控體系。

  1、作業計劃為了有效地控制進度,我們將進度監控的重點放到工序上,用工序進度來保證分部分項工程和每一層的時間節點,而工序進度控制的依據是作業計劃。在本工程的監理中,我們要求樁基施工單位編制了鉆孔灌注樁單樁成樁作業計劃,以此來確定所需樁機數量,并作為控制每臺樁機進度的依據。要求土建、施工單位編制了底板作業計劃、地下室作業計劃、非標準層作業計劃和一個標準層作業計劃,這些作業計劃直接以任務書的方式下達給勞務分包隊伍,以此來控制每一道工序的作業時間。

  2、進度周報制度為了進行有效的進度監控,我們將進度控制的周期確定為一周,要求承包商每周五提供一份進度周報,周報主要用來對一周來的實際進度進行檢查、對比和分析。進度周報的內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前一周的實際進報表,包括本周內開始工作的開始時間,本周內完成工作的完成時間,本周內還未完成工作的完成程度;二是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比較結果,包括進度偏差,導致進度偏差的原因,本周進度偏差對以后進度總工期及以后的主要時間節點影響程度;三是進度偏差的解決措施,對影響總工期或主要時間節點的進度偏差必須要求相應的對策措施;四是下周計劃安排及需要協調的問題。下周計劃作為下周實際進度對比的基準,或者說是確定一周內進度偏差的依據。周計劃必須與批準的施工進度計劃和作業計劃一致。通過周報制度,形成了一個計劃、檢查、比較、分析、處理動態控制過程。

  3、協調機制我們在本工程的監理中主要通過三種機制來解決進度協調問題:一是例會制度,每周進行一次例會,例會主要解決一些不是很緊迫的問題;二是專題協調會,當出現一些比較緊迫、處理起來比較棘手的協調問題,監理工程師可以通過召開專題協調會的方式來解決;三是每天碰頭會,例會和專題協調會屬于正式會議,需要形成正式的會議紀要,而每天的碰頭會屬于非正式會議,通常不需要形成會議紀要,也沒有固定的會議主題,主要起溝通作用。通過這三種協調機制,能夠及時地消除影響進度的隱患。

  4、風險預警機制由于建筑產品生產的特點,進度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許多不可預見的因素導致進度拖后。為了提高進度控制的主動性,不能簡單地進行進度檢查、對比、分析,而是要加強事前、事中控制,以預防為主。為此,我們建立了一套風險預警機制。在本工程中,我們將風險因素分為地下障礙、氣候條件、設計變更、采購供應、施工條件、質量狀態、安全狀態及其它八類,在監控中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監理部及時通過監理工程師聯系單向相關單位發布警報信息,提醒對方及時采取有效對策。

  利用計算機輔助進度控制

  在本工程中,我們采用了P3項目管理軟件,在承包商的進度計劃被批準后,進度監理工程師將該計劃輸入P3系統,并保存為目標進度1,以后每周將承包商在進度周報提供的實際進度完成信息輸入現行進度,在清零后將現行工程保存為目標進度2,目標進度2是動態的,每過一周就會自動更新一次。這兩個目標工程成為進度對比的基準,將現行進度與上周的目標進度2對比,就能反映本周產生的進度偏差;將現行進度與目標進度1對比,就可以反映從工程開始以來所產生的進度偏差。此外,還可以利用P3的動態過濾器,自動產生周進度計劃,利用報表生成功能輸出各種報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