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六西格瑪的八大障礙隨著諸多跨國公司成功實施六西格瑪經驗的廣為傳播* 那么在已經推行六西格瑪的企業中,有哪些成功或失敗的教訓呢?就筆者這些年在跨國企業實施六西格瑪的經驗來看,企業六西格瑪戰略的成功實施主要有八大障礙。
1. 缺少激勵機制
企業培養出合格的黑帶需要很高成本,如果充分利用他們的知識和才能,可以為企業帶來非常可觀的效益。尤其在我國目前狀況下,六西格瑪專業人才奇缺,所以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應為他們合理地規劃發展前景并制定激勵機制。如果企業培養了很多黑帶,然而他們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或重用,使他們看不到希望,人才流失就會成為必然。
2. 評審與授權不足
實施六西格瑪不是喊口號或者搞運動,需要實際的效果,僅僅培訓了人員和選擇了項目遠遠不夠的。在項目執行過程中,BB、GB們會遇到許多問題,比如缺少時間、缺少資金投入、缺少其他部門的配合、缺乏工具和方法的指導、沒有得到主管領導的充分支持、改善措施受到流程使用者的抵制而無法實施等。因此需要足夠的授權、監督跟蹤和指導。否則虎頭蛇尾甚至一無所獲的現象在所難免。評審工作應該是由Champion(執行主席)來完成的,沒有不成功的BB、GB,只有不成功的Champion(* 3. 只有推動與沒有拉動
根據現代科學管理方法,要求將公司的整體經營目標分解到各個部門,* 4. 缺乏財務支持和科學的財務評估
六西格瑪活動的開展需要財務部門的大力支持。無論在項目的選擇還是結束過程都需要財務方面對項目經濟效果客觀的評估。
效益評估容易產生兩種誤區:過于苛刻或過于寬松。評估過于苛刻的危害是改善效果得不到體現和承認,打擊了BB、GB的改善活動積極性,使他們沒有成就感,失去持續改善的動力;過于寬松的結果是片面夸大六西格瑪的效果,失去真實性。此外,財務評估的及時性也很關鍵。在項目選擇初期如果沒有得到經濟效果的確認,改善后期可能會發現BB、GB們歷盡辛苦改善的項目幾乎沒有任何經濟效果,白白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
5. 形式主義或者僅僅使用六西格瑪的一些工具
目前很多企業的CEO們都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也聽說過六西格瑪方法在GE公司得到很好地發揮和運用,幫助企業達到突破性的效果。于是當作又一次的質量運動,跟風似地上了六西格瑪。但是由于對六西格瑪理念和推進方法缺乏必要的認識,六西格瑪活動成為質量部門的工作,針對局部的問題用六西格瑪工具進行改善。結果發現效果遠遠不及當初想象中的那么好,于是認為六西格瑪不適合自己公司,又再追尋另一條途徑。
6. 來自部門間的壁壘或人為抵觸
眾所周知,六西格瑪的實施不僅局限于質量部門,而是自上而下,* 7. 只關注節流,忽略開源
六西格瑪活動的另一個誤區是只關注"節流",而忽視了"開源".眾所周知,六西格瑪要提高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受傳統的質量管理思想影響,人們通常認為提高質量的同時必然會使成本增加,為了找質量與成本的平衡點,無須追求六西格瑪,三西格瑪或許正合適。這種觀點在現在看來是非常落后和不具有競爭力的。事實上隨著產品或服務變差的減少,質量成本COPQ會大幅度地下降,因為廢品、返工、檢驗等非增值部分都降低了。退一步說,即使有一些資金的投入,如果能夠帶來更多的效益,遠遠超過初期投入,又何必固守"節流"呢?
8. 缺乏必要的投資意識和科學的外腦選擇
六西格瑪是科學和嚴謹的方法,在流程改善方法論的同時,運用了大量統計工具。不太可能"自學成才",在活動初期借助專業咨詢公司的幫助是必要的。
這是一項高回報率的投資項目,很多企業僅僅看到了實施六西格瑪需要培訓,看到培訓費用的高低而沒有關注真正意義上的項目實施效果。因為六西格瑪項目的成功實施至少可以為企業帶來兩大回報:一是財務回報,使前期的花費變成了投資。(如果沒有財務回報,前期花費不論多少只能是屬于費用,列入成本);**二是為企業培養組織內部的流程管理人才。因此如何正確地選擇專業的咨詢機構將成為企業實施六西格瑪前期最關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