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9年中級質量專業綜合知識精華(一)

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第一節 供應商管理
  掌握供應商(供方)與供應鏈的概念
  了解供應鏈發展
  熟悉組織與供應商關系的典型模式
  了解八項質量管理原則之一“互利的供方關系”在供應商管理中的體現
  掌握供應商選擇的質量控制方法
  熟悉供應商管理的契約要求
  掌握供應商業績評定方法
  了解供應商動態分級管理
  一、供應鏈管理概述
  (一)供應商與供應鏈
  供方指:提供產品的組織或個人,本書中將其定義為供應商,可以是制造商、批發商、產品的零售商或商販,也可以是服務或信息的提供者。
  在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組織放棄了傳統的管理模式,結成利益共同聯盟,從而形成了一條從供應商到組織再到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顧客,貫穿于全過程的“鏈”,由于“鏈”上相鄰節點的不同組織以供需關系,依次連接起來,便形成了供應鏈。
  供應鏈,有時被為價值鏈,包括顧客、供應商、過程、產品以及對向最終顧客交付產品和服務有影響的各種資源。
  供應鏈管理通過計劃、購買、制造、移動和銷售等活動,來產生兩方面效應:降低成本和增加價值。有效的供應鏈可為組織帶來以下利益:
  1、在供應鏈范圍內改進戰略、作業及財務績效。
  2、降低成本,|  3、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的有效管理。
  4、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供應鏈成員間的交易效率
  5、創造顧客化產品和服務,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為顧客創造價值。
  6、增強平衡供需關系。
  (二)供應鏈管理的發展階段
  1、傳統物流管理階段:集合了運輸和倉儲兩職能。
  2、現代物流階段:增加了制造、采購和訂貨管理職能,輔以EDI、世界范圍的通信和高性能計算機的應用。
  3、同步一體化供應鏈階段:在原有供應鏈兩端分別增加了供應商和顧客。一體化供應鏈涵蓋了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管理。
  (三)供應鏈管理的成功因素
  1、關注顧客。始終把最終顧客的需要和期望視為最重要的,并盡力識別和理解最終顧客的需要和期望,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
  2、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
  3、績效定量管理。
  4、跨職能團隊,來自相關職能部門的團隊緊密協作可以消除往常的組織界限并發現有益于整個供應鏈的改進。
  5、關注人力資源和動態組織,|  6、對變化的環境做出快速反應,設計柔性供應鏈。
  (四)提高供應鏈績效的途徑
  1、減少供應商數量。
  2、精減顧客。
  3、在客戶辦公室派駐代表。
  4、與供應商和顧客共享詳細的信息。
  5、供應商的早期參與,在新產品開發階段,供應商的參與可顯著縮短開發時間。
  6、選擇一個供應商負責協調。
  7、制訂利益共享計劃。
  8、通過客戶和供應商進行競爭。
  9、競爭對手合作。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