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災保險期權
在總結巨災保險期貨失敗的基礎上,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于1995年9月29日推出了巨災保險期權交易。巨災期權種類很多,下面以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PCS指數期權合約為代表介紹一下巨災保險期權的運作情況。交易者在買入一個PCS指數期權合約的同時,再賣出一個執行價格比前者高的合約,二者到期日相同。PCS指數期權合約屬于歐式期權,因此合約只能在到期日才可以執行,所以,交易者的收益取決于到期日的執行價格。例如,一個A/B的PCS指數期權合約,到期日的指數為X,期權費為P,R為盈余,交易者的收益有下列幾種:
(1)當X<A,即結算指數低于買入指數時,期權的持有者不執行期權,則交易者的收益R=-P+P=0。
(2)當A≤X≤B,即結算指數在買入和賣出指數之間時,只執行買入期權合約,則交易者的收益R=(X-A-P)×200+P×200=(X-A)×200。
(3)當X>B,即結算指數高于賣出指數時,執行買入期權收益為200×(X-A-P),執行賣出期權的虧損為200×(P+X-B),則交易者的收益R=(B-A)×200。
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PCS指數期權是在巨災保險證券化實踐中取得成功的一個案例。它對保險公司和投資者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分別分析一下。
PCS指數期權的優勢包括:
首先,PCS指數期權是標準化合約,保險人在需要融資時,不用每次都向投資者提供關于風險的信息,因此交易成本較低。
其次,市場信息對稱,避免了道德風險。投資者和保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獲得歷史上巨災保險期權的交易記錄及歷史上巨災指數的表現。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就不用承擔個別公司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謀取私利的風險。
再次,分散了投資組合的風險,提高了收益率。因為投資者投資PCS指數期權的收益完全取決于巨災損失是否發生,而與經濟狀況的好壞無關,這與股票、債券等與經濟狀況好壞關系緊密不同。
雖然PCS指數期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但市場中投資者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這主要是因為:PCS指數期權的技術含量很高,操作也比較復雜。保險公司本身缺乏精通資本市場運作的高手,因此,很難脫離現在發展已經很完備、自身又很熟悉的再保險市場。
近幾年還未發生例如安德魯颶風和諾思瑞治大地震那樣的巨災損失,再保險的價格較低,因此,再保險對保險公司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巨災風險證券化的前景
巨災風險證券化為保險業開辟了全新的籌資渠道,雖然起步的時間不長,但卻以迅猛的速度傳播到世界各國。可以預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融合,巨災風險證券化的潛能將被進一步釋放,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目的。
具體來說,保險公司將專門負責承保巨災風險并將風險按損失程度不同劃分幾類,然后由投資銀行將各類巨災風險證券化,組成不同產品投放于資本市場,最后完全由市場中的投資者承擔風險,這樣就會在最大范圍內分散風險。
另外,風險證券化也不僅僅局限于巨災領域,它的適用范圍將拓寬到整個保險業,如在家庭財產險、責任險、健康險等領域風險證券化的潛力都是很大的。隨著人們觀念的進步及對證券衍生物的逐漸接受,各類投資者將會越來越多,市場交易肯定會變得越來越活躍。
在總結巨災保險期貨失敗的基礎上,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于1995年9月29日推出了巨災保險期權交易。巨災期權種類很多,下面以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PCS指數期權合約為代表介紹一下巨災保險期權的運作情況。交易者在買入一個PCS指數期權合約的同時,再賣出一個執行價格比前者高的合約,二者到期日相同。PCS指數期權合約屬于歐式期權,因此合約只能在到期日才可以執行,所以,交易者的收益取決于到期日的執行價格。例如,一個A/B的PCS指數期權合約,到期日的指數為X,期權費為P,R為盈余,交易者的收益有下列幾種:
(1)當X<A,即結算指數低于買入指數時,期權的持有者不執行期權,則交易者的收益R=-P+P=0。
(2)當A≤X≤B,即結算指數在買入和賣出指數之間時,只執行買入期權合約,則交易者的收益R=(X-A-P)×200+P×200=(X-A)×200。
(3)當X>B,即結算指數高于賣出指數時,執行買入期權收益為200×(X-A-P),執行賣出期權的虧損為200×(P+X-B),則交易者的收益R=(B-A)×200。
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PCS指數期權是在巨災保險證券化實踐中取得成功的一個案例。它對保險公司和投資者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分別分析一下。
PCS指數期權的優勢包括:
首先,PCS指數期權是標準化合約,保險人在需要融資時,不用每次都向投資者提供關于風險的信息,因此交易成本較低。
其次,市場信息對稱,避免了道德風險。投資者和保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獲得歷史上巨災保險期權的交易記錄及歷史上巨災指數的表現。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就不用承擔個別公司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謀取私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