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應收票據貼現的會計處理例解

發布時間:2010-01-19 共2頁

  本文結合有關會計準則、財政部財會[2004]3號文件和財政部財會[2003]14號文件,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對帶追索權和不帶追索權兩種不同形式的應收票據貼現分別舉例說明。
  [關鍵詞]應收債權;應收票據;貼現;追索權;會計處理
  應收票據的貼現是指票據持有人將未到期的票據在背書后送交銀行,銀行受理后從票據到期值中扣除按銀行貼現率計算確定的貼現息,然后將貼現額付給票據持有人的一種融資行為。應收票據的貼現根據票據的風險是否轉移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帶追索權,貼現企業在法律上負連帶責任;另一種不帶追索權,企業將應收票據上的風險和未來經濟利益全部轉讓給銀行。現結合有關會計制度對兩種不同形式的貼現分別舉例說明。
  一、帶追索權的票據貼現
  財政部《關于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準則有關問題解答(四)》的通知(財會[2004]3號)(以下簡稱《解答(四)》)規定: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以后,以取得的應收賬款等應收債權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貼現,如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在貼現的應收債權到期,債務人未按期償還時,申請貼現的企業負有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款的責任。根據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該類協議從實質上看,與所貼現應收債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并未轉移,應收債權可能產生的風險仍由申請貼現的企業承擔,屬于以應收債權為質押取得的借款,申請貼現的企業應按照以應收債權為質押取得借款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解答(四)》同時規定企業以應收票據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貼現,應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解答(四)》很好地體現了會計核算的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按照《解答(四)》,帶追索權的票據貼現,企業并未將應收票據上的風險和未來經濟利益全部轉讓給銀行,應按照以應收債權為質押取得借款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1.貼現時的基本會計處理。
  貼現時的基本會計處理應為:
  借: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實際支付的手續費)
    貸:短期借款
  [例1]企業收到購貨單位交來2004年12月31日簽發的不帶息商業票據一張,金額900?E?00元,承兌期限5個月。2005年1月31日企業持匯票向銀行申請貼現,帶追索權,年貼現率5%。
  到期值=900000元
  貼現值=900000×5%×4/12=15000(元)
  貼現凈額=900000-15000=885000(元)
  借:銀行存款885000
    財務費用15000
    貸:短期借款900000
  [例2]上例若為帶息票據,票面利率為4%。其余條件相同。
  帶息應收票據應于期末(即中期期末和年度終了)按應收票據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計提利息,增加應收票據的賬面余額。其基本會計處理應為:
  2005年1月31日期末計提利息
  借:應收票據3000
    貸:財務費用3000
  到期值=900000×(1+4%×5/12)=915000(元)
  貼現息=915000×5%×4/12=15250(元)
  貼現凈額=915000-15250=899750(元)
  借:銀行存款899750
    財務費用15250
    貸:短期借款915000
  這里是比照以取得的應收賬款等應收債權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貼現的會計處理,因為到期承兌人無力支付款項,銀行要收取的款項是915200元,先將貼現息作財務費用處理更加符合會計核算原則。
  2.票據到期,承兌人按期付款。
  基本會計處理應為:
  借:短期借款
    貸:應收票據(應收票據賬面價值)
      財務費用(未結算入賬的利息)
  [例3]例2中票據到期,承兌人按期付款。2005年2~4月已計提應收票據利息。2005年5月31日尚未計提應收票據利息。
  2005年2~4月計提應收票據利息基本會計處理同[例2],每月計提利息3000元沖減財務費用。票據到期,承兌人按期付款的基本會計處理應為:
  借:短期借款915000
    貸:應收票據(應收票據賬面價值)912000
      財務費用(未結算入賬的利息)3000
  3.到期承兌人無力支付款項。
  若到期承兌人無力支付款項,銀行將支款通知隨同匯票、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書送交申請貼現的企業,貼現企業有義務將有關款項按票據的到期值支付給銀行。則基本會計處理應為:
  ①借:應收賬款(面值與票據利息之和)
    貸:應收票據(應收票據賬面價值)
      財務費用(未結算入賬的利息)
  ②借: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銀行扣款金額)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