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財務會計考點預測:存貨

發布時間:2012-05-25 共1頁

存貨
一、單項選擇題
1.某百貨超市2008年年初庫存商品的成本為28萬元,售價總額為35萬元;當年購入商品的成本為20萬元,售價總額為25萬元;當年實現的銷售收入為42萬元。在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的情況下,該超市2008年年末庫存商品的成本為(    )萬元。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銷售成本率=(28+20)÷(35+25)×100%=80%銷售成本=42×80%=33.6(萬元)期末余額=28+20-33.6=14.4(萬元)
 
2.甲工業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本期購入原材料100千克,價款為57000元(不含增值稅額)。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5%,經查屬于運輸途中合理損耗。該批原材料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為380元。該批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為每千克(    )元。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該批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為每千克=(57000+380)÷100×(1-5%)=604(元)
 
3.某公司有甲、乙、丙三種存貨,并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對期末存貨計價。假設該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賬戶2008年12月月初的貸方余額為6000元,其中甲存貨為2000元、乙存貨為3000元、丙存貨為1000元;2008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種存貨的賬面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分別為:甲存貨成本20000元,可變現凈值17000元;乙存貨成本30000元,可變現凈值29000元;丙存貨成本55000元,可變現凈值50000元;2008年12月發出存貨均為生產所用,且無存貨處置事項。則該公司2008年12月31日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元。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該公司2008年12月31日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20000-17.000)-2000]+[(30000-29000)-3000]+(55000-50000)-1000]=3000(元)。
 
4.在出借包裝物采用一次攤銷的情況下,出借包裝物報廢時收回的殘料價值應沖減的是(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由于出借包裝物攤銷已計入銷售費用,因此,出借包裝物報廢時收回的殘料價值也應沖減銷售費用。考生應注意出借與出租包裝物應明確區分,在出租包裝物采用一次攤銷的情況下,出借包裝物報廢時收回的殘料價值應沖減的是其他業務成本。
 
5.企業某種存貨的期初實際成本為200萬元,期初"存貨跌價準備"賬戶貸方余額2.5萬元,本期購入該種存貨實際成本45萬元,領用150萬元,期末估計庫存該種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91萬元。則本期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額為(    )萬元。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期末庫存該種存貨的實際成本=(200+45)-150=95(萬元),本期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額=(95-91)-2.5=1.5(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6.下列各項中,應計入銷售費用的有(    )。



 
正確答案:AD 解題思路:隨同商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成本、分期攤銷的出借包裝物成本均應應計入銷售費用。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成本、分期攤銷的出租包裝物成本均應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7.下列存貨的盤虧或毀損損失,報經批準后,應轉作管理費用的有(    )。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毀損凈損失屬于非常損失,報經批準后,應轉作營業外支出。
 
8.下列各項中,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的有(    )。



 
正確答案:BD 解題思路:考生應注意區分兩種情況:(1)隨同商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成本應計入銷售費用;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成本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2)領用的用于出借的新包裝物成本應計入銷售費用;領用的用于出租的新包裝物成本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9.企業發生存貨盤虧,經調查認定損失的性質及其責任之后,對此可能借記的會計科目有(    )。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盤虧的存貨,在減去過失人或者保險公司等賠款和殘料價值之后,計入當期管理費用,屬于非常損失的,計入營業外支出。過失人或保險公司賠款記入"其他應收款"科目中,殘料價值記入"原材料"科目。此題中問的是損失部分的處理,所以答案為ABC。
 
10.下列有關存貨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正確答案:ABE 解題思路:本題的考核點是存貨的核算。一般納稅人進口原材料交納的增值稅,可作進項稅額抵扣,不計入原材料成本;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時,將相關存貨跌價準備沖減資產減值損失。
 
三、綜合題
11.華遠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原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核算,
A材料計劃單位成本為305元/千克。期末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價,中期期末和年度終了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該公司2008年A材料的有關資料如下:
(1)4月30日,從外地購入A材料1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300000元,增值稅額為51000元。另發生運雜費1500元,裝卸費340元(為簡化核算,不考慮與運費有關的增值稅的扣除)。各種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達。
(2)5月10日,所購A材料到達企業,驗收入庫的實際數量為980千克,短缺的20千克系定額內合理損耗。
(3)由于該公司調整產品品種結構,導致上述A材料一直積壓在庫。A材料6月30日和12月31日的可變現凈值分別為295000元和299000元。
要求:
(1)計算A材料實際采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異。
(2)編制A材料采購入庫、中期期末和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
("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
 
正確答案:
(1)企業外購的原材料入賬價值包括:買價、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和應負擔的稅金。但是,如果屬于一般納稅企業,從國內采購物資時,根據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而不計入存貨的入賬價值。
(2)在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情況下,要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登記超支額、貸方登記節約額來反映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當材料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科目,按兩者之差借記或贊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材料成本差異=材料實際采購成本-材料計劃采購成本=301840-305×980=2940(元),正數為超支差,在借方登記,負數為節約差,在貸方登記。
(3)企業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應對存貨進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應提取存貨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低于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差額301840-295000=6840(元),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
(4)企業如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的價值以后又得以恢復,應按恢復增加的數額(其增加數應以補足以前入賬的減少數為限),299000-295000=4000(元),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解題思路:(1)企業外購的原材料入賬價值包括:買價、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和應負擔的稅金。但是,如果屬于一般納稅企業,從國內采購物資時,根據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而不計入存貨的入賬價值。
(2)在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情況下,要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登記超支額、貸方登記節約額來反映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當材料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科目,按兩者之差借記或贊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材料成本差異=材料實際采購成本-材料計劃采購成本=301840-305×980=2940(元),正數為超支差,在借方登記,負數為節約差,在貸方登記。
(3)企業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應對存貨進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應提取存貨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低于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差額301840-295000=6840(元),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
(4)企業如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的價值以后又得以恢復,應按恢復增加的數額(其增加數應以補足以前入賬的減少數為限),299000-295000=4000(元),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12.甲股份公司本期末持有以下存貨:
(1)材料A,為生產而儲備,庫存成本20萬元,現市價購買19萬元,A材料生產產品加工費用預計10萬元,產品售價預計35萬元,銷售稅費預計3萬元。
(2)材料B,為生產而儲備,庫存成本40萬元,現價購買36萬元,B材料生產產品加工費用預計16萬元,產品售價預計60萬元,銷售稅費預計6萬元。
(3)材料C,為銷售而儲備,庫存成本10萬元,售價預計13萬元,銷售稅費預計1萬元。
(4)產品D,全部按照合同為乙公司生產,成本48萬元,合同售價52萬元,相同商品市場售價48萬元,預計銷售稅費均為5萬元。
(5)半成品E,庫存成本80萬元,進一步加工成本為10萬元,該存貨按照合同為乙公司生產占50%,合同售價50萬元,預計銷售稅費2萬元,另外50%對外出售,預計售價46萬元,預計銷售稅費2萬元。
要求:將表3-1填完整,計算期末存貨的賬面價值。
 
正確答案:
表3-1作答如表3-2所示。


(1)發出A材料的單位成本=(20000-2000+2200+37000+51500+600)÷(2000+2950+5000+50)=109300÷10000=10.93(元/千克)
(2)
①借:原材料-2000
貸:應付賬款-2000
②借:原材料2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06
貸:銀行存款2506
③借:在途物資37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120
貸:銀行存款43120
④借:原材料37000
貸:在途物資37000
⑤借:原材料51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415
銀行存款20085
貸:其他貨幣資金80000
⑥借:原材料600
貸:生產成本600
⑦借:生產成本65580
制造費用10930
管理費用10930
貸:原材料87440
[解題思路]
 
13.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原材料采用實際成本核算,原材料發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價。運輸費不考慮增值稅。
2008年4月,與A材料相關的資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額20000元(共2000千克,其中含3月末驗收入庫但因發票賬單未到而以2000元暫估入賬的A材料200千克)。
(2)5日,收到3月末以暫估價入庫的A材料的發票賬單,貨款1800元,增值稅額306元,對方代墊運輸費400元,全部款項已用轉賬支票付訖。
(3)8日,以匯兌結算方式購入A材料3000千克,發票賬單已收到,貨款
36000元,增值稅額6120元,運輸費用1000元。材料尚未到達,款項已有銀行存款支付。
(4)11日,收到8日采購的A材料,驗收時發現只有2950千克。經檢查,短缺的50千克確定為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A材料驗收入庫。
(5)18日,持銀行匯票80000元購入A材料5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貨款為49500元,增值稅額為8415元,另支付運輸費用20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銀行。
(6)21日,基本生產車間自制A材料50千克驗收入庫,總成本600元。
(7)30日,根據"發料憑證匯總表"的記錄,4月份基本生產車間為生產產品領用A材料6000千克,車間管理部門領用A材料1000千克,企業管理部門領用A材料1000千克。
要求:
(1)計算甲企業4月份發出A材料的單位成本。
(2)根據上述材料,編制甲企業4月份與A材料有關的會計分錄("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和專欄名稱,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
 
正確答案:
(1)發出A材料的單位成本=(20000-2000+2200+37000+51500+600)÷(2000+2950+5000+50)=109300÷10000=10.93(元/千克)
(2)
①借:原材料-2000
貸:應付賬款-2000
②借:原材料2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06
貸:銀行存款2506
③借:在途物資37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120
貸:銀行存款43120
④借:原材料37000
貸:在途物資37000
⑤借:原材料51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415
銀行存款20085
貸:其他貨幣資金80000
⑥借:原材料600
貸:生產成本600
⑦借:生產成本65580
制造費用10930
管理費用10930
貸:原材料87440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