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5 共1頁
模擬試題四
一、單項選擇題
1.證券公司包銷股票的,應在包銷期滿后一定期限內將包銷情況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備案。此處"包銷期滿后一定期限"是指( )日內。
A.30
B.45
C.60
D.15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證券公司包銷股票的,應當在包銷期滿后的15日內,將包銷情況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備案。證券公司代銷股票的,應當在代銷期滿后的15日內,與發行人共同將證券代銷情況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2.下列項目中,不屬于民事責任承擔方式的有( )。
A.停止侵害
B.返還財產
C.支付違約金
D.罰款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罰款屬于行政處罰的范圍。
3.監事會以( )為核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及企業負責人的經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確保國有資產及其權益不受侵犯。
A.財務監督
B.參與經營決策
C.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
D.檢查會計賬簿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監事會以財務監督為核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及企業負責人的經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確保國有資產及其權益不受侵犯。監事會與企業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監事會不參與、不干預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經營管理活動。
4.監事會中職工代表由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 )不得擔任監事會中的企業職工代表。
A.臨時工
B.普通員工
C.部門經理
D.企業負責人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監事會中職工代表由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報監事會管理機構批準,企業負責人不得擔任監事會中的企業職工代表。
5.下列項目中,不屬于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特點的是( )。
A.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不包括人身權
B.不同法人的具體民事權利能力有所差別
C.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不受剝奪
D.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可以剝奪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產生于其成立之時,消滅于其終止之時,在存續期間不受剝奪。
二、多項選擇題
6.根據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下列選項中,屬于境內機構資本項目外匯支出的有( )。
A.償還外債利息
B.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間的利潤匯出
C.外商投資企業依法清算后的資金匯出
D.外商投資企業外方所得利潤在境內再投資
正確答案:CD 解題思路:經常項目是指國際收支中經常發生的交易項目。主要包括進口貨物、支付運輸費、保險費、勞務服務、出境旅游、投資利潤、借債利息、股息、紅利等;資本項目外匯是指國際收支中因資本輸出和輸入而產生的資產與負債的增減項目資本,包括直接投資、各類貸款、證券投資等項目資本。A、B屬于經常項目外匯支出。
7.監事會主席應履行的職責包括( )。
A.召集、主持監事會會議
B.負責監事會的日常工作
C.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D.審定、簽署監事會的報告和其他重要文件
正確答案:ABD 解題思路:監事會不參與、不干預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經營管理活動。
8.注冊資產評估師有( )情形的,不予注冊。
A.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B.完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C.因在資產評估業務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的
D.受刑事處罰的
正確答案:BCD 解題思路:注冊資產評估師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注冊:①完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②因在資產評估業務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的。③受刑事處罰的。
9.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可以提議召開股東會臨時會議的有( )。
A.代表1/4以上表決權的股東
B.1/3以上董事
C.監事
D.經理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由代表1/4以上表決權的股東,1/3以上董事,監事提議均可召開臨時會議。
10.下列各項中,( )屬于本票和支票都必須記載的事項。
A.無條件支付的承諾
B.確定的金額
C.收款人名稱
D.付款人名稱
正確答案:AB 解題思路:收款人名稱不屬于支票必須記載的事項;付款人名稱不屬于本票必須記載事項。
三、簡答題
11.房地產開發應遵循哪些原則?
正確答案: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房地產開發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年度建設用地計戈Ij和城市規劃、房地產開發年度計劃要求的原則。
(2)按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實行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
(3)堅持舊區改建和新區建設相結合的原則,注重開發基礎設施薄弱、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嚴重以及危舊房屋集中的區域,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4)統籌安排配套基礎設施,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
(5)對房地產開發加強宏觀調控和管理的原則。
(6)合理調整房地產開發結構,確保重點的原則。房地產開發的重點是為重點項目配套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和居民住宅。對花園別墅、高檔賓館等市場需求有限的項目要嚴格控制。
12.簡述房地產轉讓時簽訂的書面轉讓合同的內容。
正確答案:
當事人轉讓房地產,應當簽訂書面轉讓合同。轉讓合同應當載明以下主要內容:
(1)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2)房地產權屬證書的名稱和編號。
(3)房地產坐落位置、面積、四至界限。
(4)土地宗地號、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方式及年限。
(5)房地產的用途或使用性質。
(6)成交價格及支付方式。
(7)房地產交付使用的時間。
(8)違約責任。
(9)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四、案例分析題
13.2003年4月,張、劉、李、趙決定投資設立合伙企業,并簽訂了書面協議。張以現金和機器設備進行投資,共投資20萬元。劉以廠房進行投資,折價15萬元。李出資10萬元現金。經3人協商同意趙以勞務出資折價為5萬元。合伙協議中規定,張、劉、李、趙按照4:3:2:1的比例分配利潤和承擔風險。合伙協議中規定,張、劉執行合伙企業事務,對外代表合伙企業,其他兩人不執行合伙企業事務,但簽訂購銷合同超過20萬元的應經其他合伙人同意。合伙企業發生以下業務:
(1)2003年6月,張、劉兩人協商與甲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25萬元的購銷合同,李、趙知道后,認為該合同風險大,因此,不同意,同時向甲公司表示該合同為無效。
(2)2003年8月,張決定將部分投資轉讓給李,并將其決定通知其他投資人,轉讓后分配利潤和承擔風險比例為3:3:3:1,張未經其他3人同意,以合伙企業名義為合伙企業外的其他人提供擔保。
(3)2003年9月,趙提出退伙,其他3人考慮到趙的退伙不會造成不利影響,均表示同意。10月份趙退伙。同月,陳表示愿意入伙,陳出資8萬元,代替趙的份額。在趙退伙前已經發生30萬元的銀行貸款,并告知陳。
(4)2003年11月,由于業務繁忙,張與劉決定聘任一名經營管理人員,為其分擔管理任務。6月份與甲簽訂的買賣合同到期,無法支付貨款
25萬元。甲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判決甲公司勝訴。張、劉以個人財產15萬元償還債務,以合伙企業財產償還了10萬元。
(5)2003年12月,公司經營嚴重虧損,無力償還到期債務30萬元,債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在審理中發現合伙企業財產共25萬元。要求:
(1)張、劉簽訂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為什么?
(2)趙是否對買賣合同所形成的債務承擔責任,是否對30萬元的債務承擔償還責任?
(3)張和李之間的轉讓是否有效?張對外提供的擔保是否有效?
(4)陳是否對債務有償還責任,若張和劉將債務以個人財產全部償還能否向其他合伙人追償?
(5)債權人能否只向張追償債務?若向所有的合伙人追償債務時,合伙協議中的條款是否對其有效?
(6)張聘請的經營管理人員是否應承擔債務的償還?在經營過程中,李、趙、陳是否可以查閱企業的財務賬簿和其他有關文件?他們可以行使的職權是什么?
正確答案:
(1)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的權利和對外代表合伙企業的權利,都會受到一定的內部限制。《合伙企業法》規定,合伙企業對合伙人執行合伙企業事務以及對外代表合伙企業權利的限制,不得對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因此,張、劉簽訂的買賣合同是有效的。
(2)合伙人退伙以后,并不能解除對于合伙企業以往債務的連帶責任。《合伙企業法》規定,退伙人對其退伙前已發生的合伙企業債務,與其他合伙人承擔連帶責任。所以,趙應承擔買賣合同賬款和30萬元債務的償還責任。
(3)合伙人之間轉讓在合伙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其他合伙人。張和李之間的轉讓通知了其他合伙人,因此,轉讓是有效的。根據《合伙企業法>規定,在委托一名或數名合伙人執行企業合伙事務時,合伙企業的下列事務必須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①處分合伙企業的不動產。②改變合伙企業名稱。③轉讓或者處分合伙企業的知識產權和其他財產權利。④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⑤以合伙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⑥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擔任合伙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⑦依照合伙協議約定的有關事項。張未經其他合伙人同意對外提供擔保,因此,該擔保無效。
(4)入伙的新合伙人與原合伙人享有同等的權利,承擔同等的責任。入伙的新合伙人對入伙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因此.陳對債務也有償還責任。根據《合伙企業法》規定,如果合伙人實際支付的債務數額超過其依照比例所應承擔的數額,該合伙人有權就超過部分向其他未支付或者未足額支付應承擔數額的合伙人追償。因此,若張和劉將債務以個人財產全部償還,可以向其他合伙人追償。
(5)根據《合伙企業法》規定,合伙人之間的分擔比例對債權人沒有約束力。債權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清償利益,請求全體合伙人中的一人或數人承擔全部清償責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確定的比例向各合伙人分別追索。如果合伙人實際支付的債務數額超過其依照比例所應承擔的數額,該合伙人有權就超過部分向其他未支付或者未足額支付應承擔數額的合伙人追償。因此,債權人可以只向張追還債務,也可以向所有的合伙人追償債務。
(6)張聘請的經營管理人員,不是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所以對債務不具有償還責任。若聘請的經營管理人員超越合伙企業授權范圍從事經營活動,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給企業造成損失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在經營過程中,趙、李、陳可以查閱企業的賬簿和其他文件。他們可以行使的職權為:①不參加執行事務的合伙人有權監量執行事務的合伙人,檢查其執行合伙企業事務的情況。②各合伙人有權查閱合秋企業的賬簿和其他有關文件。③合伙人提出異議權和撤銷委托執行事務權。
五、綜合題
14.王某是A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工程設計人員,2002年11月1日,王某執行公司分配的設計任務進行房屋工程設計,該工程設計于2002年12月10日圓滿完成。根據法律規定,該著作權由王某所有,A房地產公司由于征地手續尚未辦理完畢,因此,于2003年3月10日,尚未使用該房屋設計方案。B房地產公司覺得該房屋設計方案非常合理。因此,于2003年2月26日,與王某進行協商,王某以A公司目前尚未使用該方案為由,未經A公司同意,許可B公司使用該設計方案。A公司認為自己有優先使用該設計方案的權利,于是要求王某撤銷上述許可使用合同。要求:
(1)王某許可B公司使用該設計方案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說明理由。
(2)如果王某于2004年12月12日,未經A公司同意,許可B公司使用該設計方案,則其行為是否符合規定?
(3)如果根據法律規定,該設計方案的著作權屬于A房地產公司,則該設計方案的發行權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在何種情況下,法律不再保護?
正確答案:
(1)王某的理由不成立。根據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
(2)王某于2004年12月12日,未經A公司同意,可以許可B公司使用該設計方案。根據規定,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本案中,該設計于2002年12月10日完成,到2004年12月12日,已超過了兩年的時間。
(3)該設計方案的發行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根據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以及發行權等相關著作權的財產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表的,法律不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