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5 共1頁
2000年歷年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所有權屬于民事法律關系主體財產權中的( )。
A.物權
B.債權
C.工業產權
D.收益權
正確答案:A
2.全民企業與集體科技企業之間發生產權爭議,由( )界定。
A.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B.科技管理部門會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C.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
D.人民法院按司法程序
正確答案:B
3.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的,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數量與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規定繳納( )。
A.土地復墾費
B.耕地開墾費
C.安置補償費
D.青苗補償費
正確答案:A
4.1996年某公司為響應國家鼓勵開發未利用土地的政策,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的可開墾的區域內,開發一塊國有荒地。該公司作為開發利用者,對該塊荒地依法享有( )。
A.土地產權
B.土地使用權
C.土地所有權
D.土地處分權
正確答案:B
5.某鎮居民張某與李某是同住一個大院的鄰居。10年前,兩家在住宅院內種植了數棵經濟林木,張某因工作調動而舉家外遷。在張某搬家前因宅院內種植的林木的所有權屬,張、李兩家發生了爭議。
請回答:
張、李之間發生的林木所有權爭議,應當由當地( )依法處理。
A.居委會
B.派出所
C.縣級人民政府
D.林業主管部門
正確答案:C
二、多項選擇題
6.經濟法學體系的分論一般包括( )。
A.經濟組織法
B.債權法
C.市場運行法
D.宏觀經濟調控法
E.經濟訴訟法
正確答案:ACD
7.我國社會主義法淵源的主要表現形式有( )。
A.判例
B.憲法
C.法律
D.條例
E.行政命令
正確答案:BC
8.我國法的體系包括( )。
A.憲法部門
B.刑法部門
C.行政法規部門
D.民法部門
E.經濟法規部門
正確答案:ABD
9.國有資產占有單位應當進行資產評估的經濟行為有( )。
A.資產拍賣
B.企業聯營
C.占全部資產原值20%以上的非整體性資產的租賃
D.與外商舉辦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E.進行資產擔保
正確答案:ABD
10.注冊資產評估師在進行資產評估業務時,遇有( )情況的,應聲明回避。
A.三年前曾在委托單位任職
B.持有客戶的股票
C.與客戶負責人有近親屬關系
D.客戶提出的材料不全面、不真實
E.客戶未告知評估目的
正確答案:BC
三、簡答題
11.中國計算機服務H公司,主要從事各類計算機的批發、零售等銷售業務,并兼營軟件開發和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業務。1999年8月H公司(一般納稅人)外購計算機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稅金為30萬元。本月經營情況如下:
1.銷售收入額為230萬元(不含稅):
2.軟件開發取得收入50萬元;
3.為客戶提供咨詢和計算機維修共取得收入10萬元(價稅混合收取),這兩項收入因故未分別核算。價稅混合收取的按下列公式確定銷售額:
銷售額=取得的價稅混合收入/(1+增值稅稅率)
根據上述資料請計算H公司1999年8月應納稅款,并指明稅法依據。(小數點后保留1位)
正確答案:
解:一、征稅的稅法依據。根據我國增值稅法的規定,H公司的經營行為屬于兼營非應稅勞務行為,即增值稅納稅人既經營增值稅應納稅貨物、勞務,又從事非應稅勞務(即營業稅規定的各項勞務)的行為(2分)。納稅人兼營非應稅勞務的,應分別核算應稅貨物、勞務和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并分別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納稅人不分別核算或不能準確核算的,應將其非應稅勞務與應稅貨物、勞務一并征收增值稅。
H公司屬于一般納稅人,其征收的對象不屬于適用13%的低稅率的范圍,因此,應適用17%的基本稅率進行計算。二、計算
1.銷項稅額=250萬元×17%=42.5萬元
2.進項稅額=30萬元
3.8月份(當期)應納稅額=42.5萬元-30萬元=12.5萬元
4.軟件開發收入應征營業稅=50萬元×5%=2.5萬元
5.為客戶提供咨詢和計算機維修收入因未分別核算,均征收增值稅:
10萬元÷(1+17%)×17%=1.5萬元
6.12.5萬元+2.5萬元+1.5萬元=16.5萬元
H公司1999年8月份應交納的稅款為16.5萬元
12.某商場與一酒廠于1999年11月6日簽定一份買賣合同。合同規定由該酒廠向商場供應普通白酒12萬瓶,貨款10萬元,由該商場貼上某名牌酒廠的商標對外銷售。商場為此開具一張10萬元的匯票給酒廠,酒廠隨后將該匯票背書轉讓給個體戶張某用以支付購買糧食等原料的貨款。張某收到匯票后將匯票變造為40萬元背書轉讓給某工程隊,以支付工程隊為其建造種養場的工程款。工程隊再次背書將匯票轉讓給建筑材料供應商,該供應商向付款人提示承兌時,被付款人以該匯票被變造為由加以拒絕,并作成拒絕證書。之后供應商又將匯票背書轉讓給A商人,A商人在請求承兌時,同樣被付款人以該匯票被變造為由加以拒絕。A商A.為此準備行使追索權。此時,商場因酒廠未能全數交付白酒而發生糾紛。請問:
1.該買賣合同是否有效?應如何處理?
2.買賣合同的效力是否會影響由此而產生的票據關系?
3.A商人可以向哪些人行使追索權?設A商人向供應商行使追索權,其可追索的費用包括哪些?
4.如何界定該票據關系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正確答案:
1.該買賣合同因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名牌酒廠)、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廣大消費者利益),違反《合同法》、《商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而無效。由于雙方均屬故意,依照《合同法》規定,應依法追繳雙方已經取得或約定取得的財產歸國家所有;另外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合同雙方均有商標侵權行為,應依法賠償被侵權人的經濟損失。
2.該買賣合同的效力,不影響由此而產生的票據關系。
因為,商場與酒廠的票據行為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票據關系一旦形成,便與決定其產生的票據基礎關系(合同關系)相分離。合同關系之是否有效,對票據關系不產生影響。
3.A商人可以向所有簽章在前的前手,包括出票人商場、背書人酒廠、張某、工程隊、供應商追索。如其向供應商追索,則追索的費用包括:被拒絕承兌的匯票金額40萬元;匯票金額自到期日起至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取得拒絕證書的費用;發出追索通知書的費用。
4.因為該匯票被變造,所以各票據當事人對A商人的責任,應根據其簽章是在變造前還是變造后來加以確定。在本案例中,出票人商場和背書人酒廠是在變造之前簽章,故應就變造前的10萬元承擔責任。張某為變造人,應對變造的文義負責,即40萬元承擔責任。工程隊、供應商背書的簽章發生在變造之后,應當對變造后的事項負責,也即承擔40萬元的責任。同時,依《票據法》規定,變造人張某應對變造匯票的行為、供應商應對故意使用變造的匯票的行為,承擔票據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即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
13.1994年某校教師李明在教學過程中經過自己獨立研究,發明了一種教學儀器"球儀",并通過了省級教委系統內部鑒定。之后,李明就"球儀"的發明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國家專利局授予的專利權。其后,李明與當地教學儀器廠訂立了專利使用許可合同。1997年,專利權人李明發現一中學買進的"球儀"與自己的發明完全相同,但不是上述被許可制造該專利產品的工廠生產的。 經調查,該"球儀"的制造者是當地一家校辦工廠組織生產的,該廠與教學儀器廠簽定了生產許可合同。
問:
1.該案中的違法者是誰?說明理由。
2.該校辦工廠的行為是不是假冒專利的行為?為什么?
3.李明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保護自己的專利權?
正確答案:
1.違法者是教學儀器廠和校辦工廠。教學儀器廠只有該項專利的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能授權他人生產該專利產品。校辦工廠未經專利權人同意,不能生產銷售該專利產品。
2.校辦工廠的行為不是假冒專利,而是專利侵權行為。其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擅自制造、銷售專利產品,應是侵犯專利權人的專有權的侵權行為。
3.李明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自行解除與教學儀器廠的使用許可合同,要求教學儀器廠和校辦工廠賠償損失;(2)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賠償損失,對專利管理機關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3)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