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實施審計的時間,可以將審計劃分為事前審計、事中審計和事后審計。
(1)事前審計
事前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在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業務發生之前所進行的審計。
(2)事中審計
事中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在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業務執行過程中所進行的審計。
(3)事后審計
事后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在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業務完成之后所進行的審計。
2.按實施審計的周期分類
可以將審計劃分為定期審計和不定期審計。
(1)定期審計
定期審計是指審計機構按照預先規定的周期進行的審計。審查的對象主要是單位的財務報表和決算資料等。實行定期審計,有利于審計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
(2)不定期審計
不定期審計是指審計機構沒有預先確定周期,而是根據特殊需要臨時安排的審計。
3.按審計是否為初次實施,可以將審計劃分為初次審計、繼續審計和后續審計。
(1)初次審計
初次審計是指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第一次進行的審計。
(2)繼續審計
繼續審計是指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初次審計以后的各年度所進行的歷次審計。
(3)后續審計
后續審計是指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執行審計決定的情況所進行的追蹤審計。
例題:在下列關于審計機關后續審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后續審計就是定期審計
B.后續審計就是繼續審計
C.后續審計就是報送審計
D.后續審計是對審計決定執行情況進行的追蹤審計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