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主營業務收入的檢查。
主營業務收入的檢查,主要采用抽查法、核對法、復核法。
審閱產品銷售和營業收入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審查銷售確認的時間是否正確。
運用分析性復核方法,作比較分析。
獲取產品價格目錄,抽查售價是否符合價格政策,并注意銷售給關聯方或關系密切的重要客戶的產品價格是否合理,有無低價或高價結算,以轉移收入的現象。
抽取一定數量銷售發票,審查開票、記賬數量單價金額是否與發貨單、銷售合同一致。
審閱賬簿記錄并核對憑證,查明企業已發生的銷貨退回、銷售折扣和銷售折讓,有關手續和賬務處理是否正確,是否按規定作為主營業務收入的抵減項目處理。
檢查年終年初有無將某些主營業務收入有意推遲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以達調節利潤的目的。
②主營業務成本的檢查。
對主營業務成本的審查,應通過審閱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賬、產成品明細賬等記錄并核對有關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進行。
分析比較本年度與上年度主營業務成本,以及各月份主營業務成本金額,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應查明原因。
結合生產成本審查、抽查銷售成本結轉數額的正確性,并檢查其是否與銷售收入配比
③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審查要點。
由于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是銷售環節中針對營業收入這一流轉額而征納的稅,所以對該項目審查要注意:
結合主營業務收入的審查,進一步復核計算相應稅金的正確與否。
注意個別稅如城建稅和教育附加費是“稅上稅”,計稅基數是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合計,有無用營業額直接乘以稅率的錯誤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