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物品:通常將不具備消費性的競爭性的商品叫做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與非競爭性。例如:國防、警察、廣播電視、燈塔、道路等。公共物品的生產和消費問題不能由市場上的個人決策來解決,必須由政府部門來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務。
(2)外部性:是指單個家庭或廠商的經濟活動對其他家庭或廠商的外部影響,也稱為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政府干預的具體政策措施有:征稅和補貼;企業合并;明確產權。 伴你同行
(3)不完全競爭:不完全競爭市場類型有三種,壟斷市場、寡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政府干預的具體措施是政府管制和反托拉斯法。
(4)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所導致的市場失靈的主要表現為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由于市場機制不能夠解決或不能夠有效地解決不完全信息的問題,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進行調控。
【例1】(2006)多項選擇題
公共物品不具備消費的競爭性,下列物品中屬于公共物品的有:
A.國防B.道路C.汽車D.廣播E.電視機
【答案】ABD
【例2】(2006)多項選擇題
私人物品在消費上的特點有:
A.非排他性B.非競爭性C.競爭性D.排他性E.再生性
【答案】CD
【例3】(2005)多項選擇題
針對企業生產的外部不經濟,政府干預的政策措施有:
A.征稅B.企業合并C.反托拉斯法D.價格控制E.逆向選擇
【答案】AB
【例4】(2004)多項選擇題
不完全競爭是市場失靈的一種形式,政府干預不完全競爭的方法有:
A.政府管制 B.價格控制 C.實行企業合并 D.規定財產權 E.實施反壟斷法
【答案】ABE
【例5】2004多項選擇題
市場失靈的情況包括:
A.公共物品B.外部影響C.完全競爭D.不完全信息E.寡頭競爭
【答案】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