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頁
【2008年試題】
案例分析題
案例一
(一)資料
2005年5月。某審計組對甲公司2004年度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審計組在審計準備階段進行的有關工作如下:
1.審計組在對甲公司會計報表進行分析后.就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問題進行了討論,審計人員甲認為。在審計準備階段不需要確定重要性水平;審計人員乙認為,本次審計的整個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應確定兩個: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性水平為300萬元,利潤表的重要性水平為200萬元;審計人員丙認為.應選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重要性水平中較低者作為整個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審計人員丁認為,在整個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確定之后,還應將之分配到各個賬戶或各類交易中。
2.在確定審計重點時。審計組的四位審計人員意見也不統一:審計人員甲認為,確定審計重點時應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審計人員乙認為.重要性水平是確定審計重點的唯一依據。此次審計的重點應該是資產負債表中超過300萬元和利潤表中超過200萬元的項目.其他低于重要性水平的項目就不再檢查:審計人員丙認為,確定審計重點除考慮重要性水平外.還要考慮報表項目的性質等因素;審計人員丁認為。確定審計重點應考慮以前年度審計發現的問題。
3.該審計組去年對甲公司2003年度財務收支進行過審計。甲公司2004年度轉變了經營戰略,調整了產品結構,經營目標和方針都發生很大變化,相應的內部控制并未完全建立或調整到位。因此審計組評估甲公司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均為高水平。
4.由于時間緊、人員少。而甲公司產品成本總額大且核算非常復雜.因此審計組未將甲公司產品成本核算列人此次審計范圍。
(二)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從下列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正確答案。
53.關于對審計風險進行的評估.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甲公司2004年調整了經營戰略和產品結構,經營目標和方針發生很大變化。固有風險應評估為高水平
B.甲公司2004年有關內部控制并未完全建立或調整到位.控制風險應評估為高水平
C.因為對甲公司2003年度財務收支進行過審計。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應確定為高水平
D.根據甲公司的實際情況。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應確定為低水平
【答案】ABD
【解析】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為高水平,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應確定為低水平。
54.在審計組評估甲公司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均為高水平的情況下。審計實施階段則應該:
A.僅實施符合性測試
B.直接實施實質性測試而不進行符合性測試
C.在實施符合性測試后進行較少工作量的實質性測試
D.在實施符合性測試后進行較大工作量的實質性測試
【答案】B
【解析】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為高水平,審計人員直接實施實質性測試而不進行符合性測試。
55.關于審計組未將甲公司產品成本核算納入此次審計范圍的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這種做法不對.甲公司產品成本總額大且核算非常復雜,應該將其納入此次審計范圍
B.這種做法可以節約審計成本,保證審計質量
C.這種做法有利于審計人員規避風險
D.這種做法加大了審計的風險
【答案】AD
【解析】甲公司產品成本總額大且核算非常復雜,應納入審計范圍,保證審計質量,規避風險。
【2008年試題】
在某一審計項目中,可接受的審計風險為 6 % ,審計人員經過評估,確定固有風險為60%.控制風險為 80 %。則審計人員可接受的檢查風險為:
A .6 % B .10%
C .12.5 % D .48 %
【答案】 C
【解析】可接受的檢查風險=6%/(6%*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