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頁
環球網校為使廣大學員更好的備戰2009年審計師考試,為您提供審計師考試資料,這一節主要講的是第三節 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宏觀經濟政策就是政府為增進社會經濟福利而制定的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和具體措施,它是政府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目標而對經濟活動進行的有意識的干預。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一般包括: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三、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是指在一個特定時期內經濟社會所生產的人均產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通常用一定時期內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來衡量。在實際中,經濟增長并非人們追逐的唯一目標,由于經濟增長是與就業以及通貨膨脹相關聯的,因此,經濟增長的現實含義是指經濟達到一個適度的增長率,這種增長率既要能基本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又是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所能達到的,總之,就是達到一個適應國情的適度增長率。
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經濟增長率的高低有著不同的評判標準。在經濟起步之初,特別是在工業化初期,總量型的增長方式往往意味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此時的經濟增長率甚至可以達到兩位數。而當經濟走過初期的起步階段后,總量型的增長方式就要讓位于追逐效益的集約型增長,這時,經濟增長速度將下降,人們所追逐的是低通貨膨脹條件下的經濟高效增長,而不是簡單的高速增長。
國際收支平衡
隨著國際間經濟交往的密切,國際收支平衡也就成為一國宏觀經濟政策重要目標之一。國際收支平衡是指既無較大國際收支赤字,又無較大國際收支盈余的情況,因為較大的國際收支赤字和盈余對本國經濟的發展都沒有好處。
國際收支對現代開放性經濟國家是至關重要的。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不僅反映了這個國家對外經濟交往情況,而且反映出該國經濟的穩定程度。當一國國際收支處于失衡狀態時,就必然會對國內經濟形成沖擊,從而影響該國國內就業水平、價格水平及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