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頁
概念:
(1)教材定義:指單個家庭或廠商的經濟活動對其他家庭或廠商的外部影響,也稱為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外在效應可分為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
(2)參考定義:①指某種經濟活動給與這項活動無關的第三方帶來的影響。②指某些經濟活動導致外部其他人受益或受損。③指可察覺的利益(或損害)加于某個或某些人,而這個(些)人并沒有完全贊同直接或間接導致該事件的決策。
分類:
(1)外部經濟(正外部性):指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家庭或廠商無償地帶來好處。此時,私人利益小于社會利益。
(2)外部不經濟(負外部性):指某個家庭或廠商的一項經濟活動能給其他家庭或廠商帶來危害。此時,私人利益大于社會利益。
(3)生產的外部經濟是指廠商的經濟活動對社會產生有利影響。如某企業自動培訓雇員。
(4)生產的外部不經濟是指廠商的經濟活動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如企業排放污水造成環境污染。
(5)消費的外部經濟是指家庭的經濟活動對社會產生有利影響。如甲家庭對其居住的周圍環境進行綠化和保護時,附近的其他家庭得到了不支付報酬的好處。
(6)消費的外部不經濟是指家庭的消費行為對其他家庭帶來不利影響。如吸煙者的行為危害了被動吸煙者的身體健康,但沒有對受害者進行任何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