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頁
第二節 財政支出
財政支出是指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而進行的財政資金的支付。
■本質
公共財政支出是政府履行職能所花費的社會資源,是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成本和費用。
■意義和影響
財政支出的規模和結構狀況,既反映著政府介入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亦反映著財政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類
按照財政支出的經濟性質,即按照財政支出是否能直接得到等價的補償進行分類,可以把財政支出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考生需理解兩類支出的特點和對經濟的影響(見下表)。
內容要點 |
(1)特點:財政一手付出了資金,另一手相應地購得了商品與服務,并運用這些商品和服務,實現國家的職能。購買性支出體現的是政府的市場性再分配活動。 |
(2)分類:購買性支出可分為社會消費性支出和政府投資性支出兩部分。 |
(3)對生產和流通的影響:①政府的購買性支出是社會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變化直接影響需求總量。②政府的購買性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 |
(3)對分配的影響:間接影響分配。 |
(1)特點:轉移性支出包括社會保障支出、財政補貼支出、捐贈支出和債務利息支出等。屬于無償的、單方面的轉移。轉移性支出體現的是政府的非市場性再分配活動。 |
(2)對分配的影響:通過支出過程使政府資金轉移到領受者手中,對財政資金的分配產生直接影響。①使高收入階層的一部分收入轉移到低收入階層的居民手中。②稅收在納稅人和獲得補貼的企業之間的轉移,有利于國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
(3)對生產和流通的影響:①個人或家庭收到轉移性支出的資金,一部分資金通過增加私人消費需求而對生產產生影響;另一部分資金可能轉化成儲蓄,通過一定渠道轉化成生產資金,從而增加企業的投資需求。②企業收到轉移性支出的資金,一部分可能形成企業的投資需求從而影響生產;另一部分則通過增加資本和勞動力報酬的途徑而轉化為個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從而進一步形成社會消費需求。 |
(4)對經濟活動的影響:①當市場經濟運行處于過熱與膨脹階段的,人們的收入和企業的經營收入會增加,政府的轉移性支出則自動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需求的上升,從而防止經濟進一步過熱。②當經濟處于衰退階段時,個人和企業的收入水平都會下降,而政府的轉移性支出就會增加,相對地提高了企業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從而使社會的有效需求增加,這樣可以抑制經濟的衰退。 |
【示例】
1.財政收支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它通過配合稅收制度,可實現對經濟運行的調節。因此,( )的結合,被稱為市場經濟的“自動穩定器”。
A.轉移性支出和累進的所得稅 B.轉移性收入和累進的所得稅
C.轉移性支出和流轉稅 D.轉移性收入和流轉稅
【答案】A
2.下列關于財政收支對社會經濟運行影響和作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政府的購買性支出的變化能直接影響需求總量
B.轉移性支出體現的是政府的市場性再分配活動。
C.轉移性支出有利于國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D.轉移性支出可防止經濟進一步過熱或抑制經濟衰退
【答案】ACD【解析】購買性支出體現的是政府的市場性再分配活動,轉移性支出體現的是政府的非市場性再分配活動。故B項錯誤。
3.政府財政支出分為政府購買與轉移支付兩大類。下列選項中,屬于政府購買的有( )。/2005年初級試題
A.政府雇員報酬 B.社會福利保險 C.貧困救濟和補助
D.公共項目工程 E.政府機關辦公用品
【答案】ADE
3.政府轉移支付是國民收入的一部分。( )
【答案】×【解析】政府購買有著商品和勞務的實際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會需求和社會購買力,是國民收入的一部分。而政府轉移支付是通過政府將收入在不同社會成員之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全社會的總收入并沒有發生變化。所以不計入國民收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