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19 共1頁
(一)政策實施主體不同:
財政政策——政府,貨幣政策——中央銀行
(二)傳導過程不同:
中介指標:利率、貨幣供應量、超額準備金、基礎貨幣、匯率等。
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中央銀行可調控的中介指標有:
a.利率
b.貨幣供應量
c.外匯配額
d.超額準備金
e.基礎貨幣
答案: abde
(三)政策手段不同
財政政策手段主要有稅收、預算、補貼、公債等。貨幣政策主要手段包括公開市場業務、法定準備金率、再貼現、利率策等。
(四)政策時滯不同
1、內部時滯。指采取政策行動的過程所需的時間,包括認識時滯、決策時滯和行動時滯。財政政策內部時滯長,貨幣政策內部時滯短
2、外部時滯。指從政策開始執行到政策發揮作用之間所需要的時間。財政政策外部時滯短,貨幣政策外部時滯長。
(五)對利率的影響不同
擴張性(緊縮性)財政政策趨向于提高(降低)利率,擴張性(緊縮性)貨幣政策趨向于降低(提高)利率。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
a.宏觀經濟目標不同
b.傳導機制不同
c.政策手段不同
d.政策時滯不同
e.對利率變化的影響不同
答案: bcde
知識點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與配合
(一)“雙緊”配合模式——適用條件:經濟過熱
1、緊財政政策:削減政府支出規模,增加稅收等。
2、緊貨幣政策:銀行收緊銀根,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利率、壓縮信貸規模等。
“雙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適用條件包括:
a.大量資源有待開發
b.勞動力就業不足
c.企業開工不足,設備閑置
d.需求膨脹,物價迅速上升
e.經濟出現過熱現象
答案:de
(二)“雙松”配合模式——適用條件:經濟衰退
1、松財政政策:擴大政府支出規模,減少稅收等。
2、松貨幣政策:銀行放松銀根,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利率、擴大信貸規模等。
(三)“松緊”配合模式——適用條件:結構性矛盾
兩種配合模式:緊縮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
緊縮性貨幣政策和擴張性財政政策
(四)“中性”配合模式——適用條件:經濟穩定
是財政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貨幣供應量與經濟增長速度大體一致的配合模式。
例題:從理論上講,財政赤字較大與總需求不足并存的情況下,政府適宜采用的政策有:
a.擴張的財政政策 b.緊縮的財政政策
c.擴張的貨幣政策 d.緊縮的貨幣政策
e.中性的財政貨幣政策
【答案】bc
例題: 在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財政支出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
a.降低私人投資成本 b.擠出私人投資
c.提高國民收入 d.增加貨幣需求
e.推動利率上升
【答案】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