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19 共1頁
一、主要會計科目及其核算內容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下設“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明細科目。
1.成本:核算購入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票面金額;
2.利息調整:核算所購入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溢、折價以及溢、折價的攤銷;
3.應計利息:核算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提的利息。
(二)應收利息:核算到期還本,分期付息每個會計期間應收取的利息。
(三)投資收益:核算持有期間產生的收益。
二、核算要點
(一)屬于應收債權部分視情況計入“應收利息”;
(二)債券的溢、折價扣除交易費用后計入“利息調整”,即交易費用作為溢價的減項或折價的加項;
(三)持有期間確認的收益應采用實際利率法核算;
(四)持有期間產生的利息收入,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如果是到期還本分期付息的,計入“應收利息”;
(五)發行方提前收回部分債券時,應按原來的實際利率重新計算期初攤余成本,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三、實際利率法
(一)采用實際利率法的目的:使持有期間產生的收益與債券的攤余成本配比
(二)實際利率法下的幾個公式
1.每期確認的投資收益=債券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2.攤余成本=債券帳面價值(成本、攤銷額、減值準備)
3.每期的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4.每期的攤銷數=每期利息收入–每期應計利息
5.實際利率的確定
(1)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實際利率=市場利率,因為理論上只有二者相等,才會有人愿意購買,否則,購買者會考慮其他投資機會
(2)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實際利率為使以下公式成立的折現率:
債券面值±溢價/折價=到期本金的現值+各期利息的現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