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0頁
E.禁止賄賂和不當便利
31.《證券法》規定,禁止證券公司及其從業人員從事(ABDE)損害客戶利益的欺詐行為。
A.未經客戶委托,擅自為客戶買賣證券
B.傳播、提供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信息
C.挪用公款進行大規模的證券買賣
D.不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
E.為牟取傭金收入,誘使客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
32.基金應該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ABCDE)
A.基金招募說明書、基金合同、基金托管協議
B.基金募集情況
C.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公告書
D.基金凈資產、基金份額凈值
E.涉及基金管理人、基金財產、基金托管業務的訴訟
33. 關于信托業務中委托人的權利,說法正確的是(ABDE)。
A.委托人有權了解信托財產的管理和運用、處分及收支情況,并有權要求委托人做出說明
B.因設立信托時未能預見的特別事由,致使信托財產的管理方法不符合受益人的利益時,委托人有權要求受托人調整信托財產的管理方法
C.受托人違反信托目的處分財產時,委托人在知道撤銷原因2年內,有權申請人民法院撤銷該處分行為
D.受托人違反信托目的處分信托財產時,委托人有權依照信托文件的規定解任受托人
E.受托人管理運用信托財產有重大過失時,委托人可申請人民法院解任受托人
34.關于《反洗錢法》的客戶信息保密制度的理解正確的是(ABCD)
A.非依法律規定,不得向任何單位或個人提供客戶信息
B.對依法履行反洗錢職責或者義務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C.司法機關依照《反洗錢法》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錢刑事訴訟
D.履行反洗錢義務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提交大額交易和可以交易報告,受法律保護
E.當執行反洗錢法與金融機構客戶信息保密制度相沖突時,當依照后者的規定執行
35. 期貨交易所有(BCE)情形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非法所得,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紀律處分,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A.允許會員在保證金不足是進行交易
B.不按照規定提取、管理、使用風險準備金
C.違反保證金安全存管監控規定
D.不限制會員的實物交割總量
E.不按照期貨監管機構的規定報送有關文件、資料
36. 期貨交易所應當與交割倉庫簽訂協議,明確雙方的義務。交割倉庫時不當行為有(ABCD)。
A.出具虛假倉單
B.違反規則,限制交割商品入庫、出庫
C.泄露與期貨有關的商業機密
D.違反國家規定參與期貨交易
E.期貨交易所不限制實物交割總量
37.商業銀行銷售不需要審批的理財產品前10天,應將(ABCDE)相關資料報送銀監會。
A.理財產品擬銷售的客戶群,及相關分析說明
B.理財產品擬銷售的規模
C.理財產品擬銷售的資金成本與收益測算,及相關計算說明
D.擬銷售理財產品的對外介紹材料
E.擬銷售產品的宣傳材料
38.商業銀行編制的個人理財業務季度統計分析報告,應包括的內容有(ABCDE)等。
A.當期開展的所有個人理財業務簡介及相關統計數據
B.當期推出的理財產品簡介,理財產品的相關合同、內部法律審查意見、管理模式、銷售預測及當期銷售和投資情況
C.相關風險監測與控制情況
D.當期理財計劃的收益分配和終止情況
E.涉及法律訴訟情況
39.根據規定,商業銀行應具備(ABCE)條件,才可開展需要批準的個人理財業務。
A.具有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制度
B.有具備開展相關業務工作經驗和知識的高級人員、從業人員
C.具備有效的市場風險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體系
D.信譽良好,近一年內未發生損害客戶利益的重大事件
E.銀監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40.個人理財產品的風險管理內容包括(ABCD)。
A.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基本要求
B.商業銀行投資研發新理財產品的管理
C.商業銀行銷售原有理財產品的管理
D.代理銷售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的管理
E.風險提示
三、判斷正誤
1.商業銀行為了銷售儲蓄存款產品、信貸產品等進行的產品介紹、宣傳和推介等一般性業務咨詢活動,均屬于理財顧問服務。(F)
2.目前我國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大多數是結構型產品,即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取決于其合約中指定的基礎資產或基礎變量的變化。(T)
3.債券是一種由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的,在約定時間承擔還本付息義務的書面憑證。(T)
4.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用以證明投資者的股東身份和權益,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T)
5.影響股票價格的微觀因素,可以通過投資組合實現不利因素的對沖。(T)
6.股票發行公司增發新股,攤薄每股的凈資產,股價一定下降。(F)
7.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證券的β系數越大,證券的期望收益率越高。(T)
8.終值系數隨著利率的提高而降低。(F)
9.保險產品是為了給家庭的平穩消費提供保障的,所以保險產品不具有消費的特點。(F)
10.風險厭惡的投資者通常不會將資金投資于股票市場。(F)
11.銀行從業人員在開展業務、與客戶交談時,不應該向客戶傾訴自己的私人信息。(F)
12.客戶提出拒絕,通常并不是否認,而是有所顧慮。(T)
13.向非本行人員和機構報告客戶的大額交易違反了信息保密的規定。(F)
14.在存在潛在利益沖突的情形下,應當向所在機構管理層主動說明利益沖突的情況,以及處理利益沖突的建議。(T)
15. 期貨公司不得為其股東或關系人提供融資、擔保。(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