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2頁
白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引起,機體抵抗力多低下,預后較差。區別原發性或繼發性,與發病機理、治療和預后有一定關系。本病發作可呈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病變可為炎癥性、化膿性或肉芽腫性;病變性質可為感染性或過敏性;發病部位可從表淺的角質層直至深在的內臟、關節或腦組織,幾乎無一處可以幸免;發病年齡從胎兒、新生兒、青壯年直至老年人,男女都可發病。因此臨床表現復雜,但又無特異性,茲分述于后:
?。ㄒ唬└腥拘?/P>
1.皮膚念珠菌病
?。?)皺褶糜爛:為界限清楚的潮紅糜爛面,外圍可有散在的丘疹或丘皰疹。鏡檢有菌絲和芽孢,培養為白念珠菌。肥胖多汗者易發,多見于乳房、會陰、肛口溝、指(趾)、腹股溝、臍窩等處。
?。?)丘疹型:表現為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分散排列,邊緣非常清楚,上覆一層薄鱗屑,查菌陽性。多見于肥胖兒童的頸背部或成人會陰和大腿兩側,常與紅痱或擦爛皮炎并存。
?。?)甲溝炎和甲?。杭诇霞t腫作痛,但不化膿,甲板生長不良,表面不平,但光澤不變,不同于一般甲癬,多見于水產工人、家庭主婦或親水性工作者。少數病例念珠菌侵入甲板,指甲增厚變脆,失去光澤,類似皮膚癬菌引起的甲癬。
(4)肉芽腫型 少數患者在皮膚病變基礎上產生類似皮角樣肉芽腫損害,但無明顯免疫缺陷,兒童多見。
2.皮膚粘膜念珠菌病
?。?)鵝口瘡:乳白色薄膜覆于口腔粘膜的一部或全部,如舌、上腭、兩頰或口角,嚴重時可蔓延至食道,由白念珠菌菌絲組成,有時也可由白地霉等引起,間或表現為黑毛舌樣,查菌陽性。嬰兒和兒童鵝口瘡常為原發,由飲食引起,而成人多為繼發,常系消化道念珠菌病的局部表現,有時是播散性念珠菌病的早期表現,應予重視。
(2)女陰陰道炎:正常婦女陰道可有念珠菌存在,根據我國調查(4708健康人),白念珠菌的檢出率為4.63%;而住院病人(2991人)為13.57%;孕婦(2341人)為7.3%。念珠菌陰道炎類似鵝口瘡,但伴有白色或黃色凝乳狀分泌物,外陰受分泌物的不斷刺激,可發生紅腫甚至糜爛、發癢,有時與丘疹型皮膚念珠菌病的表現相似,檢查有白念珠菌或熱帶念珠菌、類星形念珠菌。有時伴發陰道滴蟲病,奇癢。通過性交,可傳染給男方,引起念珠菌龜頭炎或包皮龜頭炎,包皮過長者易感染。
?。?)角膜炎:角膜壞死,形成潰瘍,甚至穿孔失明。
?。?)慢性皮膚粘膜型:開始表現可是鵝口瘡、甲溝炎或皺褶糜爛,經久不愈,結痂增生,類似皮角,但很少引起內臟病變?;颊叨酁閮和蚯嗄耆耍喟橛卸喾N內分泌功能異常和免疫缺陷、發育不良。成人胸腺瘤患者亦可感染。
?。?)消化道念珠菌?。阂话愣鄰纳舷篱_始,蔓延到食道、小腸甚至肛周。最早表現為鵝口瘡,食道和胃腸道可表現為糜爛或潰瘍。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甚至腹瀉。長期應用抗生素、激素以及惡性腫瘤患者易并發,不及時醫治,往往擴散至呼吸道、泌尿道甚至腦組織。
?。?)支氣管肺念珠菌病:可從口腔直接蔓延或通過血行散播,多數為繼發性,很少原發。表現為支氣管炎或肺炎,主要癥狀有咳嗽、低熱,有時痰中帶血,X線胸片無特異性。
3.系統性念珠菌病
?。?)泌尿道念珠菌?。耗虻啦骞芸梢鹉蚵吩l性感染,但很少波及腎臟,女性比男性多見。腎臟感染多為繼發性。通過血行播散,但很少影響膀胱。腎臟皮質和髓質可發生膿腫,嚴重時影響腎功能?;颊吒醒岜惩础⒎α?。查菌陽性對診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男性患者(健康人尿帶菌率1.55%)在無尿道插管情況下,其重要性有時不亞于血培養。
?。?)念珠菌心內膜炎:常見于心臟瓣膜病、靜脈藥癮、接受心臟手術或心導管檢查的患者,臨床表現有發熱、貧血、心臟雜音、脾腫大等,與其他感染性心內膜炎很難區別。
(3)念珠菌腦膜炎:兒童比較多見,常繼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經血循環或通過靜脈插管引起。臨床有腦膜刺激癥,但視乳頭水腫及顱壓增高現象不明顯,腦脊液細胞計數不高,糖稍低或正常,但蛋白升高。除白念珠菌外,熱帶、克柔和高里念珠菌也可引起。
?。?)念珠菌敗血癥:在重癥患者中,腸道念珠菌可進入血循環引起血行播散,最常引起肺或腎念珠菌病?;颊呖捎形泛l熱,血培養陽性,特別在感染后24~48小時,但數日后轉為陰性;如持續陽性,預后不佳。患者可并發內眼炎,兩眼疼痛,視力模糊,眼底顯示棉球狀改變。致病菌多為白念珠菌,少數(25%)為熱帶念珠菌。臨床上有時表現多系統病變,但血培養陰性(陽性期已過),尿陽性,可借以診斷為播散性念珠菌病。
(5)念珠菌菌血癥:由于長時間靜脈補液,尤其是超過20天者易引起念珠菌菌血癥,血培養可以陽性,但24小時后轉陰,癥狀較輕,可自愈,亦可惡化,視機體抵抗力而定。
?。?)其他:如局灶性肝念珠菌病、骨和關節念珠菌病、念珠菌甲狀腺炎、腹膜炎、前列腺炎等都有報告。
(二)過敏性 念珠菌毒素不但可以致病,而且可以致敏,引起從皮膚到內臟的過敏性反應。在皮膚上念珠菌疹可以表現濕疹、蕁麻疹、環狀紅斑或丘皰疹甚至大皰。發生于消化道者類似胃炎或結腸過敏。發生于呼吸道時類似過敏性鼻炎或哮喘。還可以發生眼過敏,類似眼色素層炎。
【診斷說明】
(一)真菌學診斷 標本直接鏡檢發現大量菌絲和成群芽孢有診斷意義。如只見芽孢,特別是在痰或陰道分泌物中可能屬于正常帶菌。無臨床意義。菌絲的存在表示念珠菌處于致病狀態。沙保氏瓊脂培養呈酵母菌樣生長,移種米粉吐溫瓊脂,25℃,24小時;或血清,37℃3小時,如有頂端厚壁孢子或芽管形成,鑒定為白念珠菌。其他念珠菌需通過發酵和同化試驗方能鑒定。病理組織檢查可鑒定念珠菌,但不能確定菌種。
?。ǘ┟庖邔W診斷 深部念珠菌病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白細胞移動抑制因子(LIF)缺乏,白細胞移動抑制指數(MI)>0.8;當疾病靜止或好轉時,LIF恢復正常,MI<0.8.因此,LIF的測定可作為疾病診斷、預后判斷和療效考核的一個指標。念珠菌素皮試對念珠菌疹診斷有參考價值。
?。ㄈ┗瘜W診斷 鑒于念珠菌孢壁主要由糖原、甘露聚糖等組成,后者水解后形成甘露糖,不斷脫落形成代謝產物。利用氣相色譜法測定血清甘露糖濃度,從而可診斷深部念珠菌病。播散性念珠菌?。ò钪榫鷶⊙Y)患者,血清甘露糖濃度多大于800μg/ml;非播散性患者可在600~800μg/ml之間;正常人及非念珠菌感染患者則低于600μg/ml.此法特異性高,定量準確,而且標本用量少(每次只需0.2ml)。
(四)臨床診斷 臨床表現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釋,同時存在誘發因素而查菌又陽性(指常規真菌檢查)時,應考慮念珠菌病的可能,并作進一步檢查。成人出現鵝口瘡標志著系深部念珠菌病的早期表現,不可忽視。
在鑒別診斷方面,臨床上應首先與原發病鑒別;在組織病理上應與曲霉病鑒別,在真菌學上與其他酵母鑒別。
【治療說明】
保持皮膚清潔和干燥是預防皮膚念珠菌病的重要措施。預防深部念珠菌病首先應去除各種誘發因素,不斷提高機體抵抗力。在必須較長期應用激素或抗生素的情況下,可不定期口服氟康唑,每日100mg或制霉菌素(300萬u/d)或酮康唑(0.2g/d),每次連服5~7日,借以預防念珠菌感染。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至為重要。
治療消化道念珠菌病,可口服氟康唑、伊曲康唑(0.1~0.2/d)或制霉菌素或克霉唑(2~3g/d)。其他深部念珠菌病仍以口服或靜滴氟康唑、二性霉素B和酮康唑為佳,可每1~2月檢查白細胞和肝功能1次。皮膚念珠菌病應以局部治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