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公衛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流行病學專業綜合試題12

發布時間:2012-04-28 共1頁

 十二、傳染病流行病學
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可以不隔離傳染源的傳染病是 
A.麻疹
B.細菌性痢疾
C.病毒性肝炎
D.流行性出血熱
E.副傷寒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難,此題考核考生對傳染病中傳染源性質及作用的認識。不隔離傳染源的傳染病是:沒有有效的方法隔離傳染源,或對傳染源的認識尚不明確,或傳染源呈現多宿主狀態,這類疾病主要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本題答案中的流行性出血熱屬于此類。而隔離傳染源的措施主要是針對人作為傳染源時所使用的,麻疹、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副傷寒屬于此類。采用排除法,可以排除答案A、C、E。答案B,細菌性痢疾,患者作為傳染源可進行傳播,缺乏有效的手段進行隔離。目前對此類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預防措施主要為滅鼠和阻斷傳播途徑,以加強重點人群的防護措施為主。因此,答案D符合題意,是最佳選項。 
 
2.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流行的基本條件 
A.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者
B.必須有易感者的存在
C.必須有傳染源的存在
D.在外界因素影響下,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者三個環節相互聯系
E.病原體有機會侵犯機體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難,此題屬傳染病流行病學的內容,考查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流行的基本條件。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流行必須依賴于三個基本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者。而且這三者必須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相互聯系,缺乏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都難以發生流行。故結合題意A為正確選項。 
 
3.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其應用不包括 
A.確定接觸者檢疫的期限
B.安排免疫接種的時間
C.追查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D.進行疾病監測
E.評價預防措施的效果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難,此題屬傳染病流行病學中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其應用的內容,為基礎知識。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其應用:①決定預防措施(確定接觸者檢疫的期限,安排免疫接種的時間);②追索傳染源和傳播途徑;③評價預防措施的效果。因此,答案D不包括在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其應用內,符合題目要求,是最佳答案。 
 
4.疫源地是指 
A.發生傳染病的地方
B.新老傳染病例同時存在的地方
C.可能發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地方和范圍
D.傳染源進行治療的地點
E.傳染病流行過的地方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難,此題屬傳染病流行病學中傳染病的流行過程與防治的內容,考查疫源地的概念。疫源地是指傳染源向四周播散病原體所能波及的范圍即可能發生新病例的地方和范圍,答案C是最佳答案。 
 
5.經接觸疫水傳播的傳染病的流行特征不包括 
A.患者有接觸疫水史
B.發病有一定的地區性和季節性
C.發病無年齡、性別和職業差異
D.大量易感人群進入疫區,可以引起暴發或流行
E.對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強個人防護后即可控制疾病的發生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難,此題屬傳染病流行病學中傳播途徑的內容,考查經接觸疫水傳播的傳染病的流行特征,為基礎知識。要注意題目是關于接觸疫水傳播的傳染病的流行特征,不是經水傳播的傳染病的流行特征,分清這一點對正確解答本題非常關鍵。經接觸疫水傳播的傳染病的流行特征:①患者有接觸疫水史;②發病有一定的地區性和季節性;③大量易感人群進入流行區與疫水接觸后,可引起暴發或流行;④對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強個人防護后,即可控制病例的發生。因此,答案C不包括在流行特征內,符合題意,是最佳答案。 
 
二、A2型題:每一道考題是以一個小案例出現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6.某傳染病的最短潛伏期為8天,最長潛伏期為22天,平均潛伏期為14天,癥狀期為21天,恢復期為30天,試問該病的檢疫期限為 
A.8天
B.22天
C.14天
D.21天
E.30天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難+解釋,此題屬傳染病流行病學的內容,主要考查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用途。根據潛伏期的長短可以確定接觸者的留驗、檢疫或醫學觀察期限。一般以平均潛伏期加1~2天,危害嚴重的傳染病可按最長潛伏期予以留驗或檢疫。故本題正確選項只有答案B。 
 
7.某學校發生一起疾病暴發,有20人發病,全部送醫院治療,并對其排出物進行了徹底的消毒。至此,有人認為疫源地已經消滅,針對疫源地的各種措施可以結束,這種看法 
A.正確,因為傳染源已經離開疫源地
B.正確,因為已經做到了終末消毒
C.錯誤,因為外界環境不但要進行消毒,還要進行滅菌
D.錯誤,因為易感接觸者尚未度過最長潛伏期,還有可能出現新病例
E.以上均不對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疫源地消滅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傳染源已經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除病原體;通過各種措施消滅了傳染源排于外環境的病原體;所有易感接觸者,經過該病最長潛伏期未出現新病例或證明未受感染。在本題所列的條件中雖然前兩個條件均已經滿足,但第三個條件沒有滿足,所以答案是D。 
 
8.某疾病控制中心收到一急性甲肝病例報告,病人已經住院隔離,該中心于12小時以內派人前往病人家中,對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及周圍環境進行徹底的消毒,這屬于 
A.及時消毒
B.臨床性消毒
C.預防性消毒
D.隨時消毒
E.終末消毒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及波及的周圍環境即疫源地:對其進行消毒屬于疫源地消毒;而當傳染源離開疫源地,對疫源地進行的徹底消毒是終末消毒,所以E是最佳答案。 
 
9.某醫院傳染病房收住了一位傷寒患者,在該患者住院期間,醫院應對患者所住病房采取下列哪種措施 
A.預防性消毒
B.終末消毒
C.隨時消毒
D.化學消毒
E.紫外線消毒 
 
 
 
正確答案:C 
 
10.王某,孕婦,化驗結果為:HBsAg(+),抗HBcA-IgG(+),妊娠足月產下一女嬰,對該嬰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這一免疫策略屬于 
A.人工自動免疫
B.人工被動免疫
C.被動自動免疫
D.自然自動免疫
E.自然被動免疫 
 
 
 
正確答案:B 
 
三、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11-13題共用備選答案) 
A.鼠疫
B.黃熱病
C.狂犬病
D.流行性感冒
E.水痘 
 答案 A B C D E 11.《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為 
  答案 A B C D E 12.《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為 
  答案 A B C D E 13.《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為 
 
 
 
正確答案:11.A,12.C,13.D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1.易;2.易;3.易,選析第9題,本題屬記憶性考題。3題:《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規定了甲、乙、丙三類傳染病名單。甲類:鼠疫、霍亂容易記住,但乙類、丙類病種較多,不易記憶,尤其要注意的是,衛生部在20世紀90年代初已將丙類傳染病中的肺結核和新生兒破傷風劃為乙類。 
 
(14-16題共用備選答案) 
A.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環境中所經歷的全過程
B.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蔓延的過程。需要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三個環節相互作用、相互連接
C.病原體侵入機體后,與機體相互作用、相互斗爭的過程
D.病原體不斷更替宿主的過程
E.病原體傳播的媒介 
 答案 A B C D E 14.傳染過程是指 
  答案 A B C D E 15.傳播途徑是指 
  答案 A B C D E 16.流行過程是指 
 
 
 
正確答案:14.C,15.A,16.B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1.易;2.易;3.易,選析第1、3題。1題:傳染過程是指病原體侵入機體后,與機體相互作用、相互斗爭的過程,所以選C。3題:流行過程是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蔓延的過程,需要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三個環節相互作用、相互連接。一系列相互聯系,相繼發生的疫源地就構成了傳染病的流行過程,故選擇B。 
 
四、A3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7-19題共用題干) 
某地乙肝發病率通常在4%左右,為降低該地區乙肝對人群健康的危害,擬普遍接種乙肝疫苗,已知該疫苗的效果指數為10。 
17.通過疫苗的接種,可望使該地乙肝發病率下降至 
A.0.4%
B.1.6%
C.4.0%
D.1.0%
E.0.6% 
18.通過疫苗的接種,可望使該地乙肝發病率下降 
A.0.4%
B.1.6%
C.4.0%
D.1.0%
E.3.6% 
19.該疫苗的保護率為 
A.90%
B.50%
C.89%
D.99%
E.95% 
 
 
 
正確答案:17.A;18.E;19.A 
 
(20-21題共用題干) 
某市某單位有職工300人,2000年8月26日~9月1日7天內發生痢疾80人,發病高峰在后3天,但9月3日尚有2例發生,后經醫療機構確認為細菌性痢疾,并上報當地衛生防疫部門,當地衛生防疫機構12小時內派人前往該單位,對患者的接觸物品、餐具及周圍環境進行徹底的消毒。 
20.患者住院治療后,當地衛生防疫機構派人前往該單位實施的措施屬于 
A.隨時消毒
B.終末消毒
C.及時消毒
D.疫源地消毒
E.預防性消毒 
21.根據上述病例的分布情況,下述推論可能性最大的是 
A.這是由于痢疾的持續傳播引起的最終流行
B.痢疾的發病率是季節性升高的
C.這是一次經食物和水源傳播引起的痢疾大流行
D.持續暴露于受污染的飲用水從而造成了上述的流行
E.短時間內大量人口暴露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暴發,繼之接觸傳播 
 
 
 
正確答案:20.B;21.E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