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傳染病暴發調查
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下列哪個因素不能使人群易感性增加
A.新生兒增加
B.易感人口的遷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免疫力消退
E.計劃免疫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難,此題是解釋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影響人群易感性的因素的認識、理解及應用。
2.疫源地范圍的大小取決于
A.傳播途徑的特點,對人群采取的防治措施
B.傳染源數量的多少及其活動范圍
C.傳染源的活動范圍,傳染途徑的特點,周圍人群的免疫狀況
D.傳染源的數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預防措施的效果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易,此題是理解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疫源地的理解。
3.下列哪項不是水平傳播方式
A.空氣傳播
B.經水傳播
C.經胎盤傳播
D.經食物傳播
E.經媒介節肢動物傳播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中,此題是理解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的區分。
4.對暴發流行的時間、地區和人群分布特征進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
A.收集有關信息,以便為形成傳染源及傳播方式的假說提出依據
B.提供可能暴露地點的線索
C.證實某些人群具有較大的危險性
D.識別可能引起續發傳播的因素
E.判斷續發傳播是否已經發生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試題難度:中,此題是理解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暴發流行調查目的的理解。
5.傳染病暴發調查自始至終必須同步進行
A.暴發控制
B.采集標本
C.綜合分析
D.安全預防
E.病原體檢測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暴發控制才是現場行動的真正目的。隨著調查不斷獲得新的發現,應及時調整控制措施,直至疫情平息。只顧調查暴發原因,而不采取措施,必會招致工作失敗,公眾反感,甚至是法律訴訟。
二、A2型題:每一道考題是以一個小案例出現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6.1997年1月15日~2月3日,某區衛生防疫站陸續接到本區數所學校報告,學生中陸續發現一種原因不明的發熱、食欲缺乏、全身不適、乏力,部分人鞏膜黃染的病例86例,該區自1997年1月1日起供餐公司開始向學校供應午餐,若派你去調查處理這起疫情,你在調查處理疫情前制定調查方案時,不包括的是
A.調查目的
B.調查方法(現況、對照、隊列)
C.調查內容
D.調查表設計
E.調查資料的處理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傳染病暴發時,一般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調查:①制訂調查方案:調查目的、調查方法(現況、對照、隊列)、調查內容、調查表設計。②調查活動的實施:調查中人、財、物的準備;調查活動的組織;調查資料的收集;標本的采集和儲運。③調查資料的處理:調查資料的分析;樣本檢測結果的判定。④執行控制與干預措施。⑤評價控制效果。⑥疾病與危險因素的調查實例。⑦撰寫調查報告。所以答案選E。
三、A3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7-8題共用題干)
一九九八年五月三十日中午,某市一大學有400多名學生在該校食堂進餐。食譜為雞蛋炒黃瓜、黃瓜肉丁、西紅柿炒雞蛋、肉燒西葫蘆等,主食為米飯、饅頭。當日下午17時開始,學生中陸續有100多人到校醫看病,主要癥狀是腹痛、腹瀉(一般5~8次),頭痛、體溫升高多在38℃以上。經調查,發病者中午都在該食堂用餐,中午沒有在食堂用餐者,沒有發病。
7.初步被估計為食物中毒引起的暴發,試問判斷的依據除外
A.病人都有相同的進食史
B.不食者不發病
C.潛伏期短,集中發病
D.病人的臨床癥狀基本相同
E.該病發生于5月份
8.如果你去調查處理這次食物中毒引起的暴發,那么你需要采集的樣品不包括
A.剩余的各種食物
B.病人的嘔吐物、糞便、血液、尿液
C.食品加工用具、容器
D.食品加工人員手拭子
E.未發病同學的進食樣品
正確答案:7.E;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