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沖刺(一)第二單元(A3/A4型題)
一、A3/A4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4題共用題干)
某公司職工146人于4月初春游,在餐館用中餐。深夜,有16人在各自家中突發腹痛、腹瀉、惡心、嘔吐,懷疑發病與中餐有關。進一步追查有114人在兩天內先后有癥狀,收集到110人飲食與發病史,結果如下:
1.這樣的發病稱
A.流行
B.暴發
C.大流行
D.毒素中毒
E.季節性發病
2.最可能與發病有關的食物是
A.蝦
B.韭菜炒肉絲
C.蘿卜、青豆
D.鹵肉
E.蛋炒飯
3.進食與發病有關的食物的相對危險度是
A.2.85
B.3.85
C.4.86
D.3.36
E.1.90
4.進食與發病有關的食物的歸因危險度為
A.77%
B.87%
C.67%
D.57%
E.97%
正確答案:1.B;2.A;3.C;4.A
(5-7題共用題干)
2000年我國開展了一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該調查將全國各地區劃分為東、中、西和京津滬地區,并按有無結核病控制專項項目分為項目地區和非項目地區,在上述各地區中按1:3125的比例隨機抽取257個調查點,每個點的人數約為1500人。調查發現,我國的活動性肺結核、涂陽(痰涂片陽性)肺結核和菌陽(痰培養)肺結核患病率分別為367/10萬、122/10萬和160/10萬,且農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區高于東南沿海,非項目地區高于項目地區。
5.該研究可以反映我國結核病的
A.發病情況
B.患病情況
C.新發和再感染情況
D.感染譜
E.地區分布不同的原因
6.該研究沒有使用
A.隨機抽樣
B.分層抽樣
C.整群抽樣
D.比例抽樣
E.非概率抽樣
7.報告涂陽肺結核患病率和菌陽肺結核患病率的目的是
A.便于早期發現病人
B.研究結核病的病因學.
C.分析結核病的傳播機制
D.了解人群中傳染性結核病的分布特征
E.比較不同地區結核病的治療效果
正確答案:5.B;6.E;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