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型題
1.引起COPD重要的發病因素是
A.吸煙
B.感染
C.空氣污染
D.職業性粉塵
E.蛋白酶一抗蛋白酶失衡
標準答案:A
試題難度:中
認知層次:解釋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COPD發病機制的理解。
煙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可損傷氣道上皮細胞,使纖毛運動減弱、杯狀細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黏液積聚而繼發感染。同時刺激黏膜下感受器,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氣流受限。另外,煙草、煙霧還可使氧自由基產生增多,誘導中性粒細胞釋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系統,破壞肺彈力纖維,誘發肺氣腫形成。因此吸煙是引起COPD重要的發病因素,故A為正確答案;感染(B)是COPD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故B答案可排除;(D)職業性粉塵可能產生和吸煙無關的COPD有關,故D答案可排除;空氣污染(C)可使纖毛清除功能下降,分泌增加,為細菌感染增加條件,間接誘導了COPD的急性加重,故C答案可排除;蛋白酶一抗蛋白酶失衡(E)主要是由于先天缺失而致COPD,故E答案可排除。
2.引起支氣管哮喘發病的炎癥細胞不包括
A.肥大細胞
B.Th2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肺泡巨噬細胞
E.嗜酸性粒細胞
標準答案:C
試題難度:中
認知層次:解釋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支氣管哮喘發病機制基本理論的理解。
參與COPD發病的主要炎癥細胞有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等。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釋放中性粒細胞蛋白酶,包括彈性蛋白酶、組織蛋白酶G、基質蛋白酶等,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狀態并破壞肺實質,因此,中性粒細胞是COPD發病的主要炎癥細胞,故C答案為正確答案;參與哮啦發病的主要炎癥細胞有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h2細胞、肺泡巨噬細胞,故A、B、D、E答案均可排除。
3.有關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概念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在首次吸人含結核分枝桿菌的微滴后,是否感染取決于細菌的毒力
B.在巨噬細胞內繁殖的結核分枝桿菌,2~12周后可發生細胞免疫反應
C.肺泡內巨噬細胞的吞噬殺菌能力是決定是否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因素
D.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者僅10%左右發生結核病
E.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者常提示患有結核病
標準答案:E
試題難度:中
認知層次:記憶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概念的理解。
因為人體在首次吸入含結核分枝桿菌的微滴后,是否感染取決于結核分枝桿菌的毒力和肺泡內巨噬細胞固有的吞噬殺菌能力。若結核分枝桿菌未能被肺泡內巨噬細胞吞噬,則可在入侵局部及巨噬細胞內緩慢繁殖,2~12周以后結核分枝桿菌繁殖至l03~104時,則可誘導機體發生細胞免疫反應,此時,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呈陽性,提示機體已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故E答案是本題正確答案。A、B、C答案可排除;機體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后,僅10%左右宿主近期或數年后發生結核病,90%的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者可終生不發結核病。因此,D答案可排除。
4.有感染高危因素的院內肺炎病原體排在首位的是
A.大腸埃希菌
B.肺炎鏈球菌
C.銅綠假單胞菌
D.肺炎克雷伯桿菌
E.金黃色葡萄球菌
標準答案:E
試題難度:易
認知層次:記憶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院內肺炎常見病原體基本知識的理解。
由于本題限定對象為有高危因素的院內肺炎者,根據大多數流行病調查資料顯示仍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第一病原體.故E為唯一正確答案,其他則可排除。
5.有關繼發性結核發生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繼發性結核可以是內源性復發,也可以是外源性重染
B.內源性復發是指原發結核感染后重新活動而發生的結核病
C.外源性重染是指由于受到結核分枝桿菌的再感染而發病
D.繼發性結核病痰涂片均為陽性
E.繼發性結核病有傳染性
標準答案:D
試題難度:中
認知層次:解釋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繼發性結核發生的理解。人體初次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后可通過細胞介導的免疫系統對其產生特異性免疫,使其停止繁殖,原發病灶炎癥迅速吸收或留下少量鈣化灶,腫大的肺門淋巴結逐漸縮小、纖維化或鈣化,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結核分枝桿菌大部分被消滅,但仍然可有少量結核分枝桿菌沒有被消滅,長期處于休眠期,成為潛在病灶,在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可重新生長繁殖發生結核病,這即為繼發性結核可以內源性復發的基礎,但也可以外源性重染。同時由于繼發性結核病容易出現空洞和排菌,有傳染性,故A、B、C、E答案均可排除。由于繼發性肺結核的起病時間快慢不一,急性起病者,痰涂片檢查陽性,但慢性起病者,臨床癥狀不明顯,痰涂片檢查可陰性,因此D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