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20 共1頁
第三章 心理測驗技能
第一節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第二節 特殊心理評估的實施
第三節 測驗結果的解釋
第一節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第一單元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第二單元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第三單元 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
第四單元 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
第一單元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一、學習目標
掌握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的實施與記分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準備測驗工具
(二)量表的實施與記分
三、相關知識
四、注意事項
第二單元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一、學習目標
掌握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的實施與記分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準備測驗工具
(二)量表的實施與記分
三、相關知識
四、注意事項
第三單元 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
一、學習目標
掌握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的實施與記分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準備測驗工具
(二)量表的實施與記分
三、相關知識
四、注意事項
第四單元 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
一、學習目標
掌握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的實施與記分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準備測驗工具
(二)量表的實施與記分
三、相關知識
四、注意事項
專欄 如何提高評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一、常見的評定誤差
1、嚴格誤差 2、寬容誤差
3、趨中誤差 4、邏輯誤差
5、“光環”效應 6、期待效應
二、如何減少評定誤差
1、對評定者進行一致性訓練。
2、選擇適合于評定對象的量表。
3、評分后對關鍵特征給予說明。
4、評定等級不可過細。
5、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6、提高評定者動機。
7、正確掌握評定方法。
8、最好由兩名或更多評定者分別評定。
三、檢驗一致性的統計方法
1、符合率
一般符合率達75%即可,達90%就比較理想。有時符合率與卡方檢驗聯合使用,如符合率較高,評定者之間統計學差異又無顯著性,則表示評定結果較可靠。
2、相關分析法
計算兩名評定者之間的相關系數,最常用的是Pearson積差相關法和Spearman等級相關法;對于多名評定者,可用組內相關系數法。一般相關系數0.7以上即可接受,大于0.9則認為評定結果較可靠。
3、Kappa系數法
兩名評定者、兩種評定結果的一致性,采用普通Kappa系數(K)計算方法即可;兩名評定者、多種評定(多級評定)結果,則采用加權Kappa系數(Kw)計算方法;多名評定者、多種評定結果則要用泛用Kappa系數(GK)計算方法。一般要求Kappa系數大于0.5,則認為評定者之間一致性檢驗符合要求。
第二節 特殊心理評估的實施
第一單元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
第二單元 兒童行為量表
第三單元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第2版)
第一單元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
一、學習目標
掌握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的實施與記分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準備測驗工具
(二)量表的實施與記分
三、相關知識
四、注意事項
第二單元 兒童行為量表
一、學習目標
掌握兒童行為量表的實施與記分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準備測驗工具
(二)量表的實施與記分
三、相關知識
四、注意事項
第三單元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第2版)
一、學習目標
掌握 MMPI-2 的實施與記分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準備測驗工具
(二)量表的實施與記分
三、相關知識
四、注意事項
第三節 測驗結果的解釋
第一單元 中國韋氏成人智力量表的解釋
一、學習目標
了解FIQ的波動范圍和可信區間。
掌握VIQ和PIQ差異的意義。
掌握各分測驗差異的意義及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總智商(FIQ)的分析
(二)分量表的平衡性分析
(三)比較各分測驗的差異
三、相關知識
(一)智商不與因素分數相應
(二)言語能力對操作能力缺陷的補償
(三)輪廓中得分的分散
(四)再測效應
四、注意事項
(一)從總智商開始解釋并不意味著將總分提高到首要地位。
(二)VIQ與PIQ的差異的意義是相對的。
(三)比較各分測驗的差異時,計算是按照年齡量表分進行的,而且是自身比較。
第二單元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的解釋
一、學習目標
掌握MMPI一般解釋程序。
掌握MMPI效度量表的解釋程序。
掌握MMPI臨床量表的解釋程序。
掌握MMPI-2內容量表的解釋方法。
掌握MMPI-2附加量表的解釋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一般解釋程序
(二)效度量表解釋程序
(三)臨床量表解釋程序
(四)內容量表解釋程序
(五)附加量表解釋程序
三、相關知識
(一)效度量表的幾種典型組合模式
(二)常見兩點編碼的意義
(三)MMPI各因子分的意義
(四)典型的臨床量表剖面圖模式
(五)內容量表的意義
四、注意事項
(一)重點掌握同一類型量表所形成的剖面圖或編碼的含義,以及不同類型量表之間的關聯。
(二)用兩點編碼法解釋時,如臨床量表高分點多,應逐個配對解釋,尤其要重視最高點。同時要注重考察圖形的整體模式。
(三)因子分析應與兩點編碼法、圖形的整體模式相互印證,并要重視對關鍵項目的分析。
(四)要將內容量表解析和臨床量表解析相互補充、相互印證,這是MMPI-2分析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五)進行內容量表的分析時,要考慮效度量表反映的情況,即測驗情境對受測者測驗態度和測驗動機的影響。
(六)MMPI在臨床診斷上的意義,不能單純依靠分數作出被試者有無異常或屬于何種異常的判斷,應結合病史及其他有關信息進行分析。
第三單元 90項癥狀清單(SCL-90)的解釋
一、學習目標
掌握SCL-90總分的分析方法。
掌握SCL-90因子分和廓圖的分析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總分的分析
(二)因子分和廓圖的分析
三、相關知識
(一)中國正常人SCL-90測查結果
(二)四種不同型別神經癥評定結果
四、注意事項
(一)SCL-90有兩種評分方法,分別為1~5和0~4的5級評分。
(二)有些量表的因子分計算和分析與SCL-90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