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謹防文化淪為地方搞活經濟的犧牲品論知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2頁

曾幾何時,在幾千里歷史長河中平淡而過的“文化”竟成了一個熱詞:城市要申報歷史文化名城,景點要建成旅游文化名片,公園也順理成章成了文化產業園。政府官員和旅游界大佬更是三句不離“文化”:要發展壯大文化產業,要大力開發文化創意項目……

不過,從去年“大熱”的名人故里之爭,到最近“走紅”的“鬼子進村搶花姑娘”、“土匪搶親”等旅游文化創意項目,再到大奸臣蔡京墓的即將大規模修復,卻讓人越來越覺得:如今的“文化”與傳統概念上的文化相比,正在嚴重變味和走調,已經變得有些惡俗丑陋,有些善惡不分起來,有些甚至已經突破了人類道德的底線。

誠然,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類需要文化,國家需要文化,城市更應該是文化的薈萃之地。從人類歷史發展來看,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性格,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社會得以生生不息的養分。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先進發達的文化,就會是一個落后的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積極向上的文化,就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日漸沒落的民族;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扶善袪惡、弘揚正氣的文化,就是一個是非顛倒、善惡不分、價值觀混亂的社會,人們就會生活在一個矛盾激化、紛爭不斷、人人自危的世界里。

如今的城市管理者深知:一座沒有厚重歷史文化積淀的城市,是一座沒有靈魂的城市,是一座經不起推敲和思考的城市。在我國的許多地方,從大城市到小縣城,文化發展都受到了空前重視。

然而,從實際操作來看,“文化”卻總是成了一個搭臺的,而真正唱戲的則是“經貿”。發展經濟才是一個地方的核心議題。

不少地方政府,發展經濟靠打“旅游牌”,發展旅游打“文化牌”,文化呢,幾乎無一例外地打“歷史牌”。于是歷史人物的出生地和重要活動地,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的發生地,甚至重要經典著作的誕生地,都成為了開發旅游項目的由頭和噱頭。

應該說,發展經濟沒有錯,開發旅游項目也沒有錯,但在發展和開發過程中的許多荒誕離奇、令人費解的現象卻讓“文化”變味,給國家蒙羞。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