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末,第28屆長沙房交會的開幕,或將帶來關于“金九銀十”確切總結、關于四季度樓市走勢判斷的直觀印證。
“金九銀十”基本過完,從最近兩個月長沙樓市的情況來看,成交量呈現同比上升、環比下降的趨勢。來自長沙市房產局數據顯示,9月份長沙商品房簽約成交1.3453萬套,環比下降7.63%。10月份只有不到數天時間,據長沙市房產局統計,1-8日(黃金周)成交2137套,10-24日(除去11、16日兩天)成交4829套,22天共成交6966套,日均成交317套。以這個數字與9月份日均成交448套相比較,交易量仍呈下降局面。
前8個月,長沙商品房交易量就已超過2008年全年,可謂“戰績不俗”。但2008年觀望人群在上半年的大量消化,還是讓人們對后市走勢表示謹慎,7月份以來的“量跌價升”態勢一直持續,更是加重了后市能否持續熱銷的擔憂。即將啟幕的房交會,毫無疑問將是“坐實”各種判斷的風向標。
量跌價漲:催生博弈格局
楔子
傳統的“金九銀十”即將走完,包括黃金周在內的情況同比2008年長沙表現搶眼,但從7月份開始連續4個月的“量跌價漲”讓人對后市多了一些擔心。其中,9月簽約成交13453套,環比降7.63%。同時,房價呈現小幅攀升。9月長沙市商品房簽約成交均價達4562元/㎡,其中住宅成交均價為4189元/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了2.69%、0.77%。在銷售量持續下降的同時,新建商品房預售量則在增大,加上原有的存量房,長沙市場“消化道”的任務仍很重大。僅9月份,長沙市內五區新建純商品房批準預售就達12046套,同比增長41.35%,刷新了此前08年1月創造的單月預售量歷史最高記錄。
“雖然數據還不清楚,但是房交會前后成為供應量高峰是歷史常態。”合生創展湖南公司負責人羅曉標分析,開發商都會謀求在房交會上一展拳腳。盡管貨幣補貼政策和持續進行的棚改拆遷能拉動一些剛性需求入市,“但還不足以消化集中放大的供應量,加上持續上漲的價格會讓一部分人重新觀望,買賣雙方的互搏局面將比較明顯。”上半年購買力的“透支”,加重了市場對下半年購買力的擔憂。加上政策的變化——“二套房貸”收緊、二手房市場相對偏弱、銀行信貸收緊等。“房價能否維持向上走勢,還很難說。”一位正在選房的置業者表示,自己現在策略是多看,房交會前后再決定如何出手。
大戶型:或面臨同質化大考采集者退散
小戶型持續熱銷,不少樓盤小戶型開盤即告售罄,成長沙樓市一大風景。記者發現,中小戶型尤其是100平米左右的兩房、三房產品當下市場存量呈相對不足之勢。據長沙市房產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前6個月賣出的100平方米左右戶型大約相當于14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的4倍。
“長沙市場的壓力主要在大戶型產品。”資深研究人士陳真誠表示。事實上,盡管消化很快,但是市場上小戶型產品仍有上千套的供應量在,“下半年長沙樓市小戶型銷售應該還會持續熱銷。”中原地產湖南分公司研究經理陳世霞對此很樂觀。“大戶型項目則面臨不小壓力。”東城一項目營銷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第三季來看,120-144平方米套型批準預售比例最大,占總批準預售量近4成。
與小戶型相比,大戶型產品(非別墅類)多集中于近郊區板塊,多為樓盤的高端產品,單價與小戶型相比并不遑多讓,總價更會高出一截,在市場仍是剛性需求主導下,大戶型市場存量、需求釋放程度都是考驗。陳真誠認為,高價位、大戶型在長沙趨同化競爭,或將進一步拉低成交量。面對如此形勢,很多開發商也步履謹慎。城東一樓盤,占盡環境和產品優勢,在打出豪宅概念的同時,仍然小心地把主力產品定在100平米左右,“在市場形勢膠著時期,小心駛得萬年船,道理總沒錯。”該項目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