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5頁
土地執法監察的內涵
一、內容提要:
1.土地執法監察的內涵
2.土地違法行為及處罰
3.土地執法監察的內容
4.土地執法監察的意義
二、考試目的
本部分的考試目的是測試應考人員對土地執法監察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三、考試基本要求
掌握:土地執法監察的內涵,土地違法行為及處罰。
熟悉:土地執法監察的內容。
了解:土地執法監察的意義。
四、內容輔導:
(一)土地執法監察的內涵(掌握)
1、土地執法監察的概念
土地執法監察,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對違法者實施法律制裁的活動。
2、土地執法監察的主體是是代表國家行使土地管理職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指國土資源部,省、自治區、直轄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設區的市、自治州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3、土地執法監察的對象不僅包括土地管理的相對人,即一與土地發生法律關系的單位或者個人,而且還包括享有土地征收和建設用地審批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代表政府行使土地管理權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這是土地執法監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土地利用和管理活動中,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和土地管理者都有可能發生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如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非法占用土地,地方政府超越法定權限審批土地等。土地監察活動就是對土地管理者、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活動和為進行督促和檢查。土地執法監察的對象是與土地發生法律關系的土地管理者、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
4、土地執法監察的目的是實現國家的土地管理職能,保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全面實施。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有計劃地合理調配國民經濟各部門對土地的需求,實行土地的用途管制制度,是我國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在土地管理、土地利用的過程中,土地執法監察機構依法對其過程進行監督檢查,預防、制止、查處土地違法行為,從而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保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全面實施,最終實現土地管理的總目標。
5、土地執法監察的內容是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對違法者實施法律制裁。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對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是否依法履行職責進行監督檢查,對那因施用違法行政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給予補救和補償;二是對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是否依法合理利用土地進行監督檢查,預防和制止一切違法占地和侵害土地合法權益的行為發生和查處土地違法行為。法律制裁主要是追究行政責任,包括給予當事人行政處罰或行政處分,將土地犯罪移送有關機關處理等。
例題:下列關于土地執法監察的內涵,表述正確的是()。
A.土地執法監察,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對違法者實施法律制裁的活動
B.土地執法監察的主體是是代表國家行使土地管理職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C.土地執法監察的對象只包括土地管理的相對人
D.土地執法監察的目的是實現國家的土地管理職能,保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全面實施
答案:ABD
解析:土地執法監察的對象不僅包括土地管理的相對人,而且還包括享有土地征收和建設用地審批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代表政府行使土地管理權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6、土地監察的形式
(1)按監察時間的不同,可劃分為事前監察、事中監察和事后監察;
事前監察是在監察對象進行某一行為之前所作的監察,目的是為了預防土地違法行為的發生。
事后監察是指土地違法行為發生后,依法對違法者進行懲處的活動。事后監察只能對已經發生的問題進行補救處理,制止土地違法行為對社會利益的繼續侵害。
最積極、最穩妥的辦法是加強土地監察活動中的事前監察和事中監察,盡最大可能預防和杜絕土地違法行為的發生,把土地違法現象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是土地監察工作應遵循的一條原則。
(2)按監察的活動范圍,可劃分為普遍監察與專門監察;
普遍監察也稱作一般監察,是指監察主體對其工作管轄范圍內的各機關、團體、單位和個人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情況和土地使用、保護、權屬變更的情況實行普遍的監督檢查,并不針對特定的對象。如土地管理部門開展的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定期、不定期的巡回檢查,就具有普遍監察的性質。
專門監察也可以稱作重點監察或特定監察,這是監察主體對特定的監察對象所進行的監察。這種監察一般在兩種情況下進行:一是在某一時期,對特定的監察對象,如干部營建私房的用地情況或鄉(鎮)村企業的用地情況進行檢查;二是根據群眾舉報、調查,以證實用地是否合法。
一般說來,普遍監察適用于對某項法律、法規、規章等普遍性的規范性文件的遵守與執行情況或者帶有普遍性管理而檢查內容又較為簡單的行政監察領域;專門監察多適用于某個組織或個人可能有不符合法律的情形或是否執行具體決定、命令情況的監察,或者帶有特定性而專業性又較為復雜的行政事項的監察。
(3)按監察的對象,可分為內部監察和外部監察;
內部監察是指上級土地管理部門和下級土地管理部門對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情況所進行的雙向監督檢查。在土地管理部門內部,上級對下級的監督檢查是最直接、最有力的監督檢查。在土地管理部門內部,下級對上級的監督檢查,目前還存在著監督機制上的缺陷,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這種監督檢查對于克服官僚主義,消除腐敗現象,提高行政效率是十分必要的?!?/P>
土地監察中的外部監察,是指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對本系統外使用土地的機關、團體、單位和個人以及審批用地的機關(主要是指政府)、人員(主要是指政府領導)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情況所進行的監督檢查。如上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下級政府審批土地的情況進行檢查,或對下級政府越權批地的行為進行調查、處罰,便是一種外部監察。
(4)按監察的系統關系,可分為自力監察和他力監察;
自力監察就是自我監察,有兩種情形:一是土地管理部門要求使用土地的單位、個人,在一定期限內對自己使用土地的情況進行申報,如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申報登記,再由土地管理部門進行核查。使用土地的單位、個人的申報活動,便是自力監察;二是同一土地管理機關內部各部門之間對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互檢互查,這對土地管理機關來說,也是一種自力監察。
他力監察,是指土地監察主體對組織上不隸屬于他們的監察對象實施的監察,即與前面所述的外部監察含義相同。自力監察的意義在于:一是可以通過單位、個人自己申報土地使用情況,增強這些單位、個人依法用地的觀念,養成守法的習慣;二是土地管理機關內部開展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互檢互查,有利于土地管理部門自我約束,防止和杜絕違法的現象發生。
(5)按監察的目的,可分為守法監察和執法監察。
守法監察包含對監察對象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情況實施監督檢查和對違法者實施行政制裁的全過程,是事前監察、事中監察和事后監察的另一種稱謂。執法監察是指對監察對象執行土地管理部門的行政制裁決定的情況所作的監督檢查。如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對違法者作出罰款的處罰決定之后,被處罰者是否確實繳納了罰金,土地監察主體還要實施監督檢查。這既有利于實現土地監察糾正錯誤”的目的,也有利于以此教育違法者和其它群眾,實現“消除隱憂”的目的。
例題:按監察的(),可將土地監察劃分為守法監察和執法監察。
A.時間的不同
B.目的
C.對象
D.系統關系
答案:B
解析:按監察的目的,可分為守法監察和執法監察。
7、土地監察的方法
土地執法監察的方法有超前控制方法、跟蹤檢查方法、目標管理方法以及協作處理或公開處理等特殊處理方法。
(1)超前控制方法是通過實行“政務”公開的制度,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土地違法現象,超前控制,預防其發生。這是實現土地監察防范職能的重要途徑。具體做法主要有:
①公開用地審批制度。包括公開建設用地申請條件、報批程序、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審批權限,及時公布審批結果。
?、诟黜椨玫貙嵭许樞蚺抨犞贫?。主要是結合年終用地指標申報和年初計劃用地指標,逐級調查,把需要用地的單位和個人的用地數量、用地類型、用地時間和位置等,按單位和個人分類排隊,分輕重緩急,經層層審核,確定單位和個人用地的先后次序,并且張榜公布。
③公開土地監察辦法和制度。土地監察機構和隊伍名稱公開;土地監察人員身份公開;土地監察辦案權限與范圍公開;土地監察辦案處理的法律依據公開;土地監察辦案處理結果公開;土地監察人員守則公開。
將土地管理“政務”預先公開,增強土地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多方面的監督檢查,能有效地克服在建設用地申請中出現弄虛作假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所以,超前控制方法是土地監察的基本方法之一。
(2)跟蹤檢查方法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對各項建設用地實行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行為的方法。具體做法有:
①實行建設用地掛牌制度。一宗建設用地經批準后,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發給《建設用地許可證》,作為批準用地的原始證件,懸掛于施工現場。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含個人)應及時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申請檢查驗收,交回《建設用地許可證》,換發《土地使用證》。施工現場凡未懸掛《建設用地許可證》或超越《建設用地許可證》規定的用途范圍使用土地的,均按違法用地處理。
?、趯嵭卸ㄆ诂F場察看制度。以建設用地批復文件為依據,定期到建設用地施工現場,對該用地的位置、土地類別、面積、用途、拆遷安置及建設情況等,進行檢查、核實。
?、蹖嵭醒不貦z查制度。組織專門人員,在本行政區域內,對建設用地情況進行巡回檢查。這種巡回檢查有定期的,也有不定期的,有重點的,也有非重點的,巡回檢查,一般采用分片、定人、定職、定范圍的方法。
?、軐嵭型恋乩脛討B監測制度。根據人員和技術力量,分組分片,利用已經建立起來的各種圖件、資料及現狀圖,進行野外作業,核對用地的性質和檢查用地手續。這種監測每年或隔年進行一次。
⑤建立群眾舉報制度。運用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等手段,發動群眾對建設用地實施監督。舉報電話號碼、舉報信箱地點要公開。對舉報有功者,要給予一定獎勵并負責保密。
采用對建設用地跟蹤檢查的方法,一方面使土地管理部門能隨時掌握各類建設用地的動態;另一方面又使土地管理部門能及時發現和制止土地違法行為。同時,由于對建設用地全過程進行了跟蹤管理,對用地者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起到了抑制違法用地的作用。
(3)目標管理方法
將依法管理土地和干部目標管理掛鉤,防止和杜絕管理者違法行使土地管理權。這是對管理者實施監察的有效方法。其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上級政府與下級政府簽訂土地管理承包責任狀,確立一定時期內的土地管理目標,層層落實到各級、各部門的領導,并具體規定考核的標準和辦法,實行工作成果同社會榮譽和物質利益掛鉤。二是由政府與土地管理部門簽訂土地目標管理責任書,山土地管理部門,將責任落實到機關各處(科、股)室及工作人員,以及鄉村、街道土地管理員,實行分級包干,各負其責,獎優罰劣,土地管理部門的土地監察目標管理方法和行政責任方法有機結合,使土地監察工作走向正常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軌道。
(4)協作處理方法是指某些土地違法案件因為案情復雜、涉及面廣,根據不同情況,需要與行政監察機關、黨的紀檢機關、經濟監督部門、政府其它部門以及司法機關等,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和處理的方法。
(5)公開處理的方法。公開處理方法是指對一些在本地區有重大影響的土地違法案件,實行公開處理的制度。在處理時,組織干部和部分群眾到場,請新聞、輿論界公開報道。
例題:土地執法監察的方法有()等方法。
A.超前控制方法
B.跟蹤檢查方法
C.目標管理方法
D.協作處理或公開處理方法
答案:ABCD
解析:土地執法監察的方法有超前控制方法、跟蹤檢查方法、目標管理方法以及協作處理或公開處理等特殊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