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統計調查的方案設計
一、 統計調查的目的和內容
確定調查目的是任何一項統計調查方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不同的調查目的需要不同的調查資料,不同的調查資料又有不同的搜集方法。調查目的明確了,搜集資料的范圍和方法也就確定下來了。
二、 統計調查的對象和單位
調查對象即統計總體,是根據調查目的所確定的研究事物的全體。統計總體這一概念在統計調查階段稱調查對象。
在確定調查對象時,還必須確定調查單位和報告單位。調查單位也就是總體單位,它是調查對象的組成要素,即調查對象所包含的具體單位。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調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變換。
報告單位也稱填報單位,也是調查對象的組成要素。它是提交調查資料的單位,一般是基層企事業組織。
調查單位是調查資料的直接承擔者,報告單位是調查資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如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調查,每一工業企業既是調查單位,又是報告單位;工業企業職工收入狀況調查,每一職工是調查單位,每一工業企業是報告單位。
三、 統計調查的方式
四、 統計調查的時間
五、 統計調查的組織與實施計劃
調查的組織工作包括明確調查機構、調查地點、選擇調查的組織形式等問題。
第二十六章 統計整理
第一節 統計整理的意義和內容
一、 統計整理的意義
根據統計研究的任務與要求,對統計調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分組、匯總,使其條理化、系統化的工作過程稱統計整理。統計整理包括對原始資料和次級資料的整理。
統計整理是統計調查的繼續,是統計分析的前提和基礎,在整個統計工作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通過統計調查所取得的總體各單位的資料是零星的,分散的,只能說明總體單位的情況,而不能反映總體特征。統計整理對調查資料進行科學加工,使之系統化,成為說明總體特征的綜合資料,實現了由反映總體單位特征的標志向反映總體綜合數量特征的統計指標的轉化,是從對社會經濟現象個體量的觀察到對社會經濟現象總體量的認識的連接點,是人們對社會經濟現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統計整理在整個統計工作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 統計整理的內容
第二節 統計分組
一、 統計分組的概念和作用
根據統計研究任務的要求和研究現象總體的內在特點,把現象總體按某一標志劃分為若干性質不同但又有聯系的幾個部分稱統計分組。
二、 統計分組的方法
第三節 統計表
一、 統計表的構成
統計表是縱橫交叉的線條所繪制表現統計資料的一種表格形式。廣義統計表包括統計工作各階段所使用的一切表格。
從形式上看,統計表是由總標題,橫行標題、縱欄標題和指標數值四部分組成;從內容上看,統計表是由主詞和賓詞兩部分構成。主詞是統計表要說明的總體或總體分成的多個組,賓詞是說明主詞的統計指標。
二、 統計表的種類
統計表根據主詞是否分組及分組情況分為簡單表、簡單分組表和復合分組表;統計表按作用不同分為調查表、匯總表和分析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