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一、主要內容
質量管理大綱要求:
1.設備工程設計、采購、制造、安裝與調試質量形成過程。
2.質量數據的統計、質量變異分析、抽樣檢驗、質量管理常用統計方法。
3.設備監理工程師對設備工程設計、采購、制造、安裝和調試的質量管理。
內容講解
第一章設備工程質量管理概述
第一節設備工程質量與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設備工程質量的概念
設備工程質量是指設備工程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具體表現為滿足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合同文件及相關方要求的特性總和。這里所講的設備工程質量是一個大概念,既包含設備工程項目質量,也包含設備工程系統質量,既包含成套設備質量又包含單件設備的質量。
二、設備工程質量管理
(一)質量管理
根據IS0 9000:2000中的定義,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
這些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全部質量活動。質量管理的職能是通過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來實現。
(1)質量管理的全部活動圍繞著規定的質量目標進行產品的生產,使質量形成過程處于受控狀態,持續穩定地進行符合要求的產品生產,發現并糾正不合格的原因,預防不合格的產生以及進行不合格晶的處理。
(2)質量管理的目標是確保產品、體系過程的固有特性達到規定要求。
(3)質量管理通過相關的作業技術和活動進行控制,實現其規定要求。
(4)質量要求不斷變化,因此質量管理的內容和方法具有動態性,應進行不斷完善和改進。
(二)設備工程質量管理
根據質量管理的定義,設備工程質量管理可類似的定義為“在設備工程質量方面所進行的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
第二節設備工程質量的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一、設備工程質量的形成過程
設備工程質量的形成過程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包括設備工程的設計過程、采購過程、制造過程以及安裝調試過程等,這些過程各具特征又相互聯系,了解各個過程的系統規律對做好設備工程質量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設計過程
設計過程是設備工程質量形成的關鍵環節。因為設備的固有質量是在設計階段完成的。如果設備的設計質量不符合客戶或社會要求,就會形成設備質量的“先天不足”,這在以后的加工制造與服務過程中是無法彌補的,因此應重視設備工程的設計質量,設計時不僅要考慮滿足來自顧客的要求還要考慮來自制造方面的要求并且是以使顧客滿意為最終目標。
設計的質量職能是通過確定設備質量特性尤其是關鍵質量特性要求、安排質量計劃,嚴格遵守設計程序、正確運用保證設計質量的科學手段和方法,設計出滿足相關方要求的設備。具體質量職能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掌握用戶和社會需求,做好技術經濟分析,確定設備質量特性尤其是關鍵質量特性要求,確保設備質量具有競爭能力和適宜的質量水平。
(2)嚴格遵守設計程序,認真執行質量法規和標準,對評審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
(3)正確運用設計驗證手段,確保設計質量。
(4)做好設備質量特性重要性分級和傳遞,為采購、生產與服務提供、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等環節進行重點控制提供依據。
(二)采購過程
設備采購是設備工程質量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工程建設全過程有著密切的聯系,影響工程項目的質量、投資和進度,是設備工程項目建設的物質基礎。設備采購種類繁多,技術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且對質量、價格和進度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使其具有極大的風險性。稍有失誤,不僅會影響工程的質量、進度和費用,甚至會導致工程項目的虧損,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努力提高項目采購工作的管理水平,對工程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三)制造過程
生產制造是設備從設計質量轉化為實物質量的重要基礎性環節,在該過程中,依據生產技術準備所提供的各種技術條件,按工藝要求,生產出符合設計規范(圖樣、質量標準)的產品,并控制符合質量的穩定性。該過程是設計、工藝、工裝設備、計量檢驗、安全文明生產的綜合協作過程。
生產制造的質量職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嚴格貫徹執行制造質量計劃。制造質量計劃是生產制造的指導性文件,只有嚴格貫徹執行制造質量計劃,才能確保制造過程的計劃性與科學性,才能對影響工序質量的各類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
(2)加強工序質量管理。工序質量管理是制造過程質量管理的最基本的環節,任何一個工藝過程都包含若干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對設備質量有著重要影響,正確運用控制手段,把質量特性值控制在規定的波動范圍之內,但也應從中找出控制的重點。需要重點控制的工序有:涉及設備安全特性的工序,影響設備主要功能的工序和特殊工序,工序質量管理的核心是控制因素,而不是控制結果。
(3)做好質量問題的處理。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對出現的質量問題,要嚴格把關并進行及時妥善處理。
(四)安裝調試過程
設備的安裝調試是設備工程質量形成的重要一環。設備到達現場后經過必要的開箱檢查等工作后,就要安裝到相應的設備基礎上,與其他設備形成系統,才能發揮其功能。
設備安裝調試的主要工作內容有:對設備基礎進行檢測;制作需要在工地現場制造的零部件;在建筑結構中埋設預埋件;鋪設隱蔽管線(風管、水管、氣管、電線、電纜等);驗收清點設備;運送、起重和吊裝設備,使其就位;拼裝設備的零部件;校正設備的位置和安放狀態;固定設備;安裝管、線、軌道、傳送裝置,用它們將主體設備及輔助設備連成生產線或組成功能系統;對單機設備進行空運轉試車并調整其動態技術參數;對生產線或者功能系統進行聯動試車并進行調整,使之運轉協調,達到設計規定的技術要求,并按要求進行工程的交工驗收。
設備安裝要符合有關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在安裝過程中應加強對安裝過程的每一個分項、分部工程的控制。
(1)設備定位必須符合設備平面圖和安裝施工圖的要求和規定,滿足生產工藝要求,有利于安全生產及各工序間的配合銜接,要便于操作、維護、及檢修。
(2)要保證設備基礎的堅固性,保證設備基礎能承受設備本身的重量和設備運轉時的振動力及慣性力。
(3)設備的調平校正必須按規范中規定的質量標準和要求,保證設備的穩定性,并做好安裝定位后的復查工作。
(4)加強對設備裝配、連接及固定等過程的質量管理。
設備安裝就位并和其他設備連成系統后還要進行安裝調試工作,為了做好調試工作,應成立試運班子,具體負責各項試運工作,解決試運中的問題,分部試運應有調試人員與安裝人員一起結合現場實際,根據圖紙、資料規程等要求進行安裝調試,做出確保安全啟動的方案和措施,共同協作進行。分部試運完成后進行分系統試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整套系統的啟動試運行,它包括空負荷調試、帶負荷調試和滿負荷調試等幾種類型。
設備工程質量的形成過程詳細內容見技術與方法教材-質量管理內容
二、設備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
在設備工程質量形成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人、機、料、法、環(4M1E)等五個方面。
(一)人的因素
在質量管理中,人既是質量管理的動力又是質量管理的對象。作為質量管理的動力,在質量管理中應該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調動人的積極因素,在質量形成的各個環節中,主動對質量進行控制,并努力揚長避短,適才適用。作為質量管理的對象,要加強對各類人員的監控,加強人員的質量意識教育,提高人員的質量管理水平,防止人員的錯誤行為的產生。
(二)機械設備因素
對設備工程中使用的加工制造設備或安裝設備,應保證只使用經過驗證并批準的設備,并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完好,做到合理使用和保養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及時維修設備,使機械能力符合工序要求。
(三)材料因素
原輔材料、外購件、外協件設備質量的物質基礎,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必須進行質量管理,使之在配料、加工、流轉和貯存等環節,都能符合質量要求。
(四)工藝方法
工藝是生產制造的依據,一切正式發布的工藝規程、工藝守則、作業指導書等工藝文件都應該嚴格遵守,各種工藝文件必須正確、統一和完整,通過教育培訓和技術交底等活動,使有關人員理解和掌握工藝要求,堅持嚴格的檢查和考核,確保嚴格執行工藝規程。
(五)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對設備工程質量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技術環境、管理環境和作業環境等,在質量管理過程中應加強環境管理,改進作業條件、提高管理水平、創造良好質量管理氛圍,控制各類環境因素對設備工程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