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9-12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
1.初始地籍測量是( )。
a. 在初始土地權屬調查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方法,繪制地籍圖,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
b.利用測繪儀器,在調查區域內,測量每宗土地的地籍要素,繪制地籍圖
c.以科學方法,建立地籍控制網,繪制地籍圖,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
d.初始土地權屬調查的基礎上,利用測繪儀器,以科學的方法,在調查區域內,建立地籍控制網,測量每宗土地的地籍要素,繪制地籍圖,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
2.地籍測量以測定( )為重點,實地無論有無明顯界線,都必須查明、測量界址點線并標定于地籍圖上。
a.宗地
b.界址
c.界址點
d.界址線
3.初始地籍測量是指在( )的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測繪工作。
a.初始權屬調查
b.初始面積量算
c.初始土地登記
d.初始土地統計
4.準確測定宗地( )是管理土地產權的基本保證。
a.界址點
b.形狀
c.地類界線
d.面積
5.地籍測量的核心是( )。
a.gps控制測量
b.面積匯總統計
c.地籍細部測量
d.繪制宗地圖
二、多項選擇題
1.初始地籍測量的內容包括( )。
a.地籍平面測量
b.地籍整體測量
c.地籍控制測量
d.地籍細部測量
e.地籍平面控制測量
2.地籍測量具有( )基本功能。
a.法律
b.文化
c.系統
d.政治
e.行政
3.地籍圖的內容包括( )。
a.地籍要素
b.經濟要素
c.地物要素
d.數學要素
e.社會要素
4.地籍細部測量的方法有( )。
a.解析法
b.部分解析法
c.勘丈法www.exam8.com
d.圖解勘丈法
e.幾何圖形法
5.地籍細部測量主要測量宗地的( )等。
a.權屬界線
b.位置
c.形狀
d.地類界
e.坡度
答案:
一、 單選
1d、2b、3a、4a、5c
二、 多選
1de、2ac、3acd、4abd、5abcd
一、單項選擇題
1.首級平面控制網應優先以( )形式布設。
a.導線網
b.邊角網
c.三角網
d.gps網
2.有關地形測繪的圖根控制網與地籍圖根控制網的特點,敘述不正確的有( )。
a.地形測繪的圖根控制網布設規格(點位密度、精度等)由當時的測圖比例尺決定,不 同成圖比例尺圖根控制網的規格相差很大
b.地籍圖根控制網布設規格,應滿足測量界址點坐標的精度要求,與地籍圖的比例尺大小基本無關
c.地籍測繪的圖根控制點,是為地籍細部測量而布設的,測圖(整個項目)完成后,便 失去了其作用
d.地籍圖根控制點密度比地形圖根控制點密度要大,通常每km2應布設100-400個地籍圖根控制點
3.當控制網外業觀測結束后,即可進行控制網平差計算工作,計算步驟為( )。
①坐標計算;②數據整理;③成果輸出;④邊長改化;⑤歸檔
a.②④①③⑤
b.①②④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①④③②⑤
4.邊長改化步驟是( )。
①傾斜改正;②歸算改正;③氣象改正;④投影改正;⑤測距儀加常數和乘常數改正
a.①③②⑤④
b.③⑤②①④
c.②⑤①④③
d.⑤③①②④
5.gps定位技術在測繪中已經得到應用和普及,近年來推出的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我們又稱為( )實時動態定位技術。
a.trk
b.rtk
c.ktr
d.tkr
二、多項選擇題
1.地籍平面控制測量作業包括技術設計、( )等步驟。
a.選點
b.埋設標石
c.觀測
d.平差
e.坐標計算
2.gps測量的外業實施與常規地面控制網測量相類似,可劃分為( )等階段。
a.外業準備
b.機助制圖
c.數據觀測
d.成果整理
e.控制網平差
3.關于地籍圖根導線布設的幾點特殊規定有( )。
a.當導線長度小于允許長度的1/3時,只要求導線全長的絕對閉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導線相對閉合差的檢查
b.當單導線中的邊長短于l0m時,必須作導線角度閉合差檢查
c.當單導線中的邊長短于l0m時,可用該導線的邊長及方位作為起算數據布設低一級導線或支點
d.當用電磁波測距儀或電子全站儀測量導線的邊長時,導線總長允許放寬,但這時導線全長絕對閉合差不得大于±22cm
e.當用電磁波測距儀或電子全站儀測量導線的邊長時,導線總長允許放寬,相對閉合差:一、二級地籍圖根導線均不得大于1/5000
4.地籍平面控制網的常規傳統的布設方法主要有( )。
a.三角網
b.gps網
c.四邊網
d.導線網
e.邊角混合網
5.gps技術在地籍平面控制測量中的應用優勢主要有( )。
a.精度高
b.費用省
c.操作簡便
d.全天侯作業
e.選點不受任何影響
答案:
一、單選
1d、2c、3a、4d、5b
二、多選
1abcde、2acd、3ad、4ade、5abcd
一、單項選擇題
1.測定界址點的是地籍細部測量的核心工作,下列( )方法在測定界址點中不太采用。
a.極坐標法
b.距離交會法
c.角度交會法
d.gps法
2.《城鎮地籍調查規程》規定:解析法和勘丈法測定城鎮街坊外圍界址點及街坊內明顯的界址點位置時,界址點間距允許誤差、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距離允許誤差為( )厘米。
a.±10
b.±5
c.±7.5
d.±15
3.《城鎮地籍調查規程》規定:解析法測定城鎮街坊內部界址點及街坊內不明顯的界址點位置時,界址點相對鄰近圖根點的點位中誤差為( )厘米。
a.±5
b.±10
c.±7.5
d.±15
4.如圖,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αo=45°。測量a點到p的水平距離d=38m,觀測水平角β=52°。界址點的坐標的計算結果是( )。
a.(123.40m,129.94m)
b.(95.37m,137.72m)
c.(126.87m,126.87m)
d.(195.37m,237.72m)
5.有關界址點測量精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有( )。
a.解析法和勘丈法測定城鎮街坊外圍界址點及街坊內明顯的界址點位置時界址點間距允許差、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關系距離允許誤差為±7.5cm
b.解析法和勘丈法測定城鎮街坊內部隱蔽的界址點及村莊內部界址點位置時,界址點間距允許誤差、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關系距離允許誤差為±15cm
c.解析法測定城鎮街坊外圍界址點及街坊內明顯的界址點位置時,界址點相對鄰近圖根點點位中誤差為±5cm,界址點相對鄰近圖根點點位允許誤差為±l0cm
d.解析法測定城鎮街坊內部隱蔽的界址點及村莊內部界址點位置時,界址點相對鄰近圖根點點位中誤差為±7.5cm,界址點相對鄰近圖根點點位允許誤差為±15cm
二、多項選擇題
1.地籍細部測量的內容包括( )。
a.測定界址點
b.繪制宗地草圖
c.制作宗地圖
d.測繪地籍圖
e.面積量算
2.地面地籍細部測量方法有( )和圖解勘丈法。
a.部分解析法
b.gps法
c.解析法
d.航測法
e.遙感法
3.解析法測定界址點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點起算數據和實地觀測的( ),按公式計算界址點的坐標。
a.角度
b.溫度
c.距離
d.大氣壓強
e.濕度
4.解析法測定界址點位置按使用的數學公式,可分為( )。
a.極坐標法
b.截距法
c.距離交會法
d.直角坐標法
e.后方交會法
5.解析法界址點施測要求為( )。
a.借助于精度不低于j6級的經緯儀測角,宜用一測回
b.用測距儀測距時,一次照準,兩次讀數。兩次讀數較差不超過2cm。
c.用鋼尺丈量細部點之間的距離,與按兩點坐標反算的距離相比較,其差值l應滿足下列條件:l≤10cm(或15cm)
d.用極坐標法測量細部點坐標時,搬到鄰站以后,宜重復測量1-2個前測站測過的點,兩次測量同一點坐標之差,應滿足下列條件: √(x-x)2+(y-y•)2≤14cm(或21cm)
e.鋼尺量距時,一次讀數。當距離超過一尺段時,宜丈量兩次,其較差應小于2cm
答案:
一、單選
1d、2a、3c、4b、5a
二、多選
1acde、2ac、3ac、4abcd、5bcde
一、單項選擇題
1.地籍圖上表示建筑物時,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簡易房可舍去
b.附屬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陽臺、雨篷及臺階等可舍去
c.建筑物的細部如墻外磚柱等或較小的裝飾性細部可舍去
d.大單位大面積的臺階、有柱的雨篷可舍去
2.基本地籍圖分幅編號按圖幅( )坐標數編碼。
a.東北角
b.東南角
c.西南角
d.西北角
3.在地籍圖上地籍號以分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 )。
a.地類號
b.宗地號
c.面積
d.界址點號
4.地籍鉛筆原圖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鄰界址點間距、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關系距離的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 )毫米(mm)。
a.±0.4
b.±0.3
c.±0.5
d.±0.7
5.( )是土地證書的附圖,是處理土地權屬問題時具有法律效力的圖件。
a.地籍圖
b.宗地圖
c.宗地草圖
d.房產圖
二、多項選擇題
1.地籍圖上應表示的地型“地物要素包括( )。
a.建筑物
b.道路
c.水系
d.等高線
e.注記
2.宗地圖的主要內容包括( )。
a.行政區編號
b.本宗地號、地類號、門牌號、面積及單位名稱
c.本宗地界址點、界址點號(含與鄰宗地共用的界址點)、界址線及界址邊長
d.本宗地內建筑物、構筑物
e.鄰宗地界址線
3.宗地圖繪制的方法有( )。
a.蒙繪法
b.縮放繪制法
c.復制法
d.徒手繪制
e.計算機輔助制圖法
4.地籍圖符號按符號與比例尺的關系劃分,可分為( )。
a.依比例尺符號
b.半依比例尺符號
c.不依比例尺符號
d.面狀符號
e.說明注記
5.基本地籍圖圖幅規格大小一般為( )的矩形圖幅。
a.50cm×50cm
b.45cm×45cm
c.40cm×40cm
d.40cm×50cm
e.60cm×50cm
6.宗地圖是描述( )的圖件。
a.宗地位置
b.界址點線
c.測量坐標
d.相鄰宗地關系
e.相鄰街坊關系
7.宗地圖采用的繪圖紙一般是( )k紙。
a.32
b.64
c.16
d.8
e.4
8.有關地籍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籍圖是對在土地表層自然空間中地籍所關心的各類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編排有序的標識符對其進行標識
b.地籍圖是土地管理的專題圖
c.地籍圖要反映包括行政界線、地籍街坊界線、界址點、界址線、地類、地籍號、面積、座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級等地籍要素
d.地籍圖其次要反映與地籍有密切關系的地物及文字注記
e.一般還應反映地形要素
9.地籍圖生成的步驟是( )。
①對于要求有等高線輸出的地籍圖,應根據測點三維坐標和地形(物)屬性信息生成等高線,并完成等高線遇地物的自動斷開、計曲線及地形點高程的自動注記、等高線與平面圖的疊加;②根據分幅地籍圖的坐標范圍,選定該幅圖所涉及的作業分區數據文件(包括圖塊描述信息文件和測點坐標文件);③圖廓整飾內容的自動注記;④由測點平面坐標和地塊描述信息(地物編碼、各點連接信息等)自動生成平面圖;⑤自動注記宗地號、地類號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④①③⑤
d.①③④②⑤
e.④③⑤②①
10.宗地圖注記內容包括( )。
a.本宗地號
b.臨宗地號
c.宗地面積
d.界址邊長
e.土地使用者
答案:
一、單選
1d、2c、3a、4b、5b
二、多選
1abce、2bcde、3abce、4abce、5ad、6abd、7acd、8abcd、9a、10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