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過程方法
1)過程是“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過程方法強調“將
活動和相關資源作為過程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2)應當將項目的全過程劃分為一系列子過程,再將子過程進一步劃分為更小的過程。
如將建設項目劃分為若干個包括多工種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等。
3)明確全過程以至各道工序的輸入、實施和輸出,明確各道工序之間的接口(界面),
按照pdca循環原理,實施各道工序以及全過程的控制。
4)嚴格把好各道工序的輸入、實施和輸出質量,使每一道工序成為防止不合格的一道
屏障,是保證建設項目質量的基本功。
(5)管理的系統方法
1)建設項目是多工種和多工序組成的復雜系統,應當“將相互聯系的過程作為系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
2)所有工種和工序都應服從系統的整體目標。
3)各工種和各工序之間的接口(界面),往往是制約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的瓶頸,應予特別關注。
(6)持續改進
1)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及時反饋質量管理經驗,制定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是實現建設項目質量總目標的有力保證。
2)隨著科學技術、市場以及社會的發展,需要持續改進,以滿足顧客和相關方不斷增長的需求。
3)持續改進產品質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是企業永恒的目標。(7)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1)數據和信息分析是有效決策的基礎。
2)必須在項目建設全過程中,重視收集準確、及時和完整的數據。
3)根據實時信息與計劃比較,及時做出準確判斷。
(8)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1)項目建設的“供方”即“承包方”,包括設計、材料設備供應和施工承包方等。
2)供方是建設項目質量管理至關重要的環節,直接關系到項目的最終質量。
3)建設項目業主與供方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需要建立互利關系
6.2.3.建設項目質量管理與投資、進度管理的辯證關系(掌握)
質量、投資與進度管理是建設項目管理最基本的內容。質量、投資與進度是相互依存又 相互矛盾的統一體。
(1)效益是目的
(2)質量是根本
(3)進度是關鍵
6.2.4.建設項目質量管理的三全管理(掌握)
(1)全過程管理
(2)全員管理
(3)全面管理:空間范圍上,項目建設是各參與方團隊運作
6.2.5.建設項目質量責任(掌握)
(1)建設項目業主的質量責任
項目業主承擔建設項目最終的法律責任,在質量管理方面承擔以下責任和義務:
1)滿足建設項目最終使用者和相關方,包括法律法規對建設項目質量的要求。
2)制定建設項目質量方針和總目標。
3)對全過程進行識別和分解,并負責接口(界面)管理。
4)明確各職能部門和各參與方的質量責任和權限。
5)確認各參與方具有保證其所承擔建設項目質量的能力。
6)建立包括各參與方在內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合同、程序、溝通和評審,保持體系的有效性。
7)設立質量管理專職人員或機構,并賦予相應的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