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第三章 物業管理程序
在現代社會經濟中,傳統的管理方式正在被科學的、先進的管理方式所取代。因而物業管理不能照搬老一套的管理辦法和管理經驗,應引進現代化管理中的全新思想,對物業實行“全過程”的管理。本章將就物業管理全過程中物業管理的前期介入,物業的驗收與接管,物業入伙手續的辦理,物業的裝修與管理,物業檔案資料的建立,物業日常管理和維修養護等內容進行論述。
第一節 物業管理前期介入
一、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認識
對于一項物業來說,存在著開發——經營——管理三個階段。從形式上看,物業管理是對物業的使用管理,因此,物業管理只要在物業交付使用時介入即可,并且很多物業管理企業也是這么做的,然而,從物業管理的實踐來看,并非如此簡單。我國的物業管理是從傳統的房地產管理脫胎而出的,體制雖變,但管理手段卻還有很多沒有更新,物業管理一直滯后于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開發設計是各物業轄區能否形成完整、舒適、便利的功能區域的先天制約因素。以往房地產開發商在規劃設計中考慮了房屋和配套設施建造時的方便和節約,而沒有從管理角度把房屋建成后的管理聯系起來統一規劃,造成建成后物業管理上的矛盾和漏洞。如現在常見的車位擁擠,住房使用功能不全,空調位置未考慮,脫排水的管道未顧及,以及水、電、煤、通風、交通等配套方面存在的問題。這種整體布局上的缺陷,既使業主時有抱怨,又使物業管理工作難以完善,并且以后往往也難以彌補。如果開發商在規劃設計階段就選擇好物業管理企業,即利用物業管理企業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對規劃設計提出建議和意見,使規劃設計更符合使用管理的要求,可為以后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礎。
物業管理是以經濟為手段,從事對物業的使用、保養、維修、經營工作和提供服務,是使物業發揮最佳效應的一種管理形式,它同物業的形成過程即投資決策、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及房屋營銷等階段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物業管理應建立追求全過程最佳效益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在物業的開發階段就充分考慮建成以后的使用和管理的需求,考慮到社會經濟發展后居住水平提高的需要,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即從項目規劃設計階段就開始關注物業的全過程效益。物業管理是一種對物業全過程的管理,其首要環節即是物業管理的前期介入。
這里所說的物業管理前期介入,是指物業管理企業在物業的開發設計階段即介入,從事物業形成前的階段性管理。物業前期管理工作雖然尚未形成對物業運行主體的管理,但是就其管理的內涵分析,它應屬于企業管理的一個管理階段。
物業管理前期介入是一種物業管理企業同房地產開發商共同對物業實施平行或交叉管理的方法,因此,無論是對房地產開發商還是物業管理企業都是非常必要的。房地產開發商對物業進行的是硬件建設,物業管理企業對物業進行的是軟件管理。前者是形成物業,后者是發揮物業的功能作用,雖有區別但又相互聯系。對于開發商而言,進行投資決策,規劃設計,選擇適當的地段、房型及附屬設施,并通過施工建造形成物業,其目的是為了增強對業主的吸引力度。尤其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房地產開發商要保持其產品的競爭力,還必須有超前意識,即從高起點起步,充分考慮人們對房地產品和工作、居住環境需求的不斷變化,不僅要重視物業本身的工程質量,更應該考慮物業的使用功能、小區的合理布局、建筑的造型、建材的選用、室外的環境、工作或居住的安全舒適與方便等;然而對于業主而言,卻不止于此,業主還將對物業管理進行權衡。從某種意義上講,物業的硬件建設相對較為直觀,而軟件管理卻要長期相伴。一個物業開發項目需要幾年時間,但其使用時間卻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業主既會從使用者的角度,也會從所有人的角度對物業管理進行選擇、評價。在物業開發階段適時地選擇恰當的物業管理企業,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缺陷和漏洞,使物業更符合使用和管理的要求,因此,這是開發商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對于物業管理企業而言,首先應參與市場競爭以獲取物業的管理權。在同開發商簽訂了物業管理協議書后,即應著手配備與物業相匹配的管理人員,開展各項物業前期階段的管理工作。由于將來的業主管理委員會擁有“決定繼聘或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的權利,因此,物業管理企業在前期管理中能否形成有序的管理秩序,能否滿足業主的服務需求,能否在業主中樹立良好的、有效的“管家”形象,對于物業管理企業來說是一個把握機會、占領市場的重大問題。毋庸置疑,物業管理前期介入將使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相得益彰,對物業實行前期管理不僅是物業管理者的需要,同樣也成了房地產開發商的需要,當然更是業主維護自身權利的需要。
二、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必要性
(一)促使物業竣工后返工無望的工程質量難點提前得到妥善解決
物業管理的基本職能是代表和維護業主的利益,對所委托的物業進行有效管理。然而在物業管理的實踐中,一些物業的先天缺陷一直困擾著物業管理企業,諸如物業質量、設備性能、設施配套以及綜合布局等,這些均不取決于物業管理企業,而往往在于物業的開發商和建筑商。要改變這一狀況,把一些以往長期難以得到解決的問題盡可能在物業管理過程中將之限制在最小范圍之內,就必須開展物業管理的前期介入,使物業管理前期介入同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同步或交叉進行,這樣既可以反映以后專業化管理得以順利實施的各種需求,又可以從業主或使用人的角度,憑專業人士的經驗和以往管理實踐中發現的規劃設計上的種種問題和缺陷,對物業的規劃、設計進行審視,對不適之處提出修改方案,優化、完善設計中的細節,從而把那些后期管理中力不從心的或返工無望的先天缺陷爭取在物業竣工之前,逐項加以妥善解決,減少后遺癥,保持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市場競爭力。
(二)物業管理前期介入是對所管物業的全面了解
物業管理行為的實質是服務。然而要服務得好,使業主滿意,就必須對物業進行全面的了解。如果物業管理企業在物業交付使用時才介入管理,就無法對諸如土建結構、管線定向、設施建設、設備安裝等物業的情況了如指掌。因此,必須在物業的形成過程中就介入管理,才能對今后不便于養護和維修之處提出改進意見,并做好日后養護維修的重點記錄。唯有如此,物業管理企業方能更好地為業主服務。
(三)物業管理前期介入是為后期管理做好準備
物業管理也是一項綜合管理工程,通過物業管理把分散的社會分工集合為一體,并理順關系,建立通暢的服務渠道,以充分發揮物業管理的綜合作用。此外,在對物業實體實施管理之前,還應設計物業管理模式,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并協同開發商草擬有關文件制度,籌備成立業主管理委員會,印制各種證件,以及進行機構設置、人員聘用、培訓等工作。物業管理前期介入就可以在此階段把上述工作安排就緒,以使物業一旦正式交付驗收,物業管理企業便能有序地對物業實體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