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部存貨交易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計提減值損失的抵銷
企業集團各成員企業發生內部存貨交易后,若該項存貨發生減值,則內部交易的買方企業期末應按照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該存貨成本(內部交易賣方的價格)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確認存貨的跌價損失。而在合并報表中,該存貨期末的跌價準備和本期應確認的存貨跌價損失應該是以該存貨在內部交易前的賬面價值(內部交易賣方的成本)為對比基礎,即按照該存貨期末可變現凈值低于內部交易前的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跌價準備,確認跌價損失。因此,期末母公司在編制合并報表時,應將內部交易存貨中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已計提的跌價準備進行相應的抵銷處理。此時的抵銷方法分三種情形:一是若內部交易存貨期末可變現凈值等于或小于內部交易賣方的銷售成本時,應按照內部交易存貨中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數抵銷減值損失;二是若內部交易存貨期末可變現凈值大于內部交易賣方的銷售成本而小于內部交易賣方的銷售價格時,應按照內部交易存貨中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數減去該存貨期末可變現凈值大于內部交易賣方銷售成本的差額予以抵銷(全額抵銷內部交易存貨計提的減值損失);三是若內部交易存貨期末可變現凈值大于內部交易賣方的銷售價格時,由于此時該存貨尚未發生減值,也未計提減值準備,故不需要進行減值損失的抵銷。
1、交易首期的抵銷
[例1] B子公司是A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06年A母公司將10萬元的存貨按14萬元的價格銷售給B子公司,假定該銷售價格是公允的,B公司當年并未將該批存貨售出企業集團。
第一種情況,若2006年12月31日,B公司的該批存貨可變現凈值為9萬元,B公司為此計提了5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則2006年12月31日A母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抵銷分錄為:
(1)抵銷內部存貨交易額和內部存貨交易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借:主營業務收 14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00000
存貨40000
(2)抵銷內部存貨交易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計提的減值損失
借:存貨40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40000
第二種情況,若2006年12月31日,B公司該批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11萬元,B公司為此計提了3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則2006年12月31日A母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抵銷分錄為:
(1)抵銷內部存貨交易額和內部存貨交易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借:主營業務收入 14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00000
存貨40000
(2)抵銷內部存貨交易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計提的減值損失
借:存貨[40000-(110000-100000)1 30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 30000
2、以后各期的抵銷
[例2]承例1中的第一種情形,若B公司2007年12月將上年從A母公司購入存貨中的60%售出了企業集團,本年未發生新的內部存貨交易,也未發生新的減值損失。則2007年12月31日A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應編制的抵銷分錄為:
(1)抵銷年初存貨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對年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4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40000
(2)抵銷年初存貨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計提的減值損失對年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
借:存貨 30000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30000
(3)抵銷期末存貨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
借:主營業務成本 16000
貸:存貨[40000x(1-60%)] 16000
值得注意的是,母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對依據內部存貨交易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計提的減值損失的抵銷應以內部存貨交易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為最高限,合并工作底稿中“合并數”欄的“存貨”項目,應以內部存貨交易中賣方的銷售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孰低為報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