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9年審計師審計專業相關知識稅法輔導(1)

發布時間:2011-10-22 共2頁

第一節 稅法的概述

  一、稅法概念
  稅法是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系統。
  在稅收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主要包括稅收分配關系和稅收管理關系,這是稅法調整的對象。因此,稅法應當包括兩部分,即實體稅法和程序稅法。實體稅法,是指規定國家征稅和納稅人納稅的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規范系統,其內容包括流轉稅法、所得稅法、財產稅法、行為稅法等。所謂程序稅法,是指規定稅務管理、征稅和納稅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系統。其主要內容包括稅務登記、賬簿與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征收、稅務檢查、對違法行為的處理等。

  【示例】
  下列有關立法中,屬于程序稅法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答案】AC

  二、稅制體系
  (一)現行稅種/選擇題
  我國稅制的結構是以流轉稅、所得稅為主體稅種的雙主體結構,現行稅種主要包括:
  1.流轉稅類。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
  2.所得稅類。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資源稅類。包括資源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4.特定目的稅類。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和車輛購置稅。
  5.財產、行為稅類。包括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稅、船舶噸稅、印花稅、契稅。

  (二)分稅制/選擇題
  在分稅制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稅收收入的劃分為:
  1.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費稅、車輛購置稅、船舶噸稅、關稅、海關代征的消費稅和增值稅等稅收收入。
  2.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稅、契稅、筵席稅等稅收收入。
  3.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稅: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營業稅:鐵道部、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等集中繳納的部分和金融、保險企業按提高3%稅率繳納的部分歸中央政府,其余部分歸地方政府。企業所得稅;鐵道部、各銀行總行及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部分,歸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與地方政府共享。共享比例是:2002年所得稅收入中央與地方各分享50%,2003年起所得稅收入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個人所得稅:分享比例與企業所得稅相同。資源稅: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資源稅歸中央政府,其余部分歸地方政府。城市維護建設稅:鐵道部、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部分歸中央政府,其余部分歸地方政府。印花稅:從,2002年起,股票交易印花稅的97%歸中央政府,其余的3%和其他印花稅收入歸地方政府。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