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增長率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期內(一般按年統計)在一國領土范圍內所產生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
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
2.失業率
低失業率是社會經濟追求的另一個重要目標。
3. 通貨膨脹
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
4. 利率
或稱利息率,是指在借貸期內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資金額的比率。
5. 匯率
是外匯市場上一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相互交換的比率。一國的匯率會因該國的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水平、利率水平、經濟增長率等的變化而波動,匯率的變動對一國的國內經濟、對外經濟以及國際間的經濟聯系都產生著重大影響。
6.財政收支
財政收支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兩個方面。
財政收入是國家為了保證實現政府職能的需要,通過稅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資金收入;財政支出則是為滿足政府執行職能需要而使用的財政資金。
7.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是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非居民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他往來中所產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統記錄。
國際收支中包括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經常項目主要反映我國的貿易和勞務往來狀況;資本項目則集中反映我國同國外資金往來的情況,反映著我國利用外資和償還本金的執行情況。
8.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固定資產再生產中投入資金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