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證券投資分析第三章重點講義宏觀經濟分析概述

發布時間:2012-11-13 共1頁

 第一節 宏觀經濟分析概述 
  一、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和方法 
  (一)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 
  1.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 
  2.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 
  3.掌握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度與方向; 
  4.了解轉型背景下宏觀經濟對股市的影響不同于成熟市場,了解中國股市表現和宏觀經濟相背離的原因。 
  (二)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方法及資料搜集 
  1.總量分析法 
  2.結構分析法 
  總量分析和結構分析是相互聯系的。總量分析側重于動態(速度),結構分析側重于靜態(相互關系)。 
  3.宏觀分析資料的搜集與處理 
  二、評價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變量(5大類) 
  (一)國民經濟總體指標(5個) 
  1.國內生產總值(GDP) 
  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按年統計)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常用的是支出法。其公式為: 
  GDP=C+I+G+(X-M) 
  其中,C代表“消費”;I代表“投資”;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進口”;(X-M)代表“凈出口”。 
  2.工業增加值 
  指工業行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衡量國民經濟的重要統計指標之一。 
  兩種計算方法: 
  一是生產法 
  二是收入法 
  3.失業率 
  是指勞動力人口中失業人數所占的百分比,勞動力人口是指年齡在16歲以上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的全體。 我國統計部門公布的失業率為城鎮登記失業率。 
  充分就業是指對勞動力的充分利用,但不是完全利用,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不可能達到失業率為零的狀態。 
  4.通貨膨脹 
  是指用一般物價水平持續、普遍、明顯地上漲。 
  常用的指標有三種:零售物價指數、批發物價指數、國民生產總值物價平減指數。 
  通貨膨脹影響到經濟的兩種方式:通過收入和財產的再分配、通過改變產品產量與類型。 
  通貨膨脹的3種分類:溫和、嚴重、惡性。 
  通貨膨脹產生的三種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和結構性通貨膨脹。請訪問考試大網站/ 
  5.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是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非本國居民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他往來中所產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統記錄。國際收支包括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 
  (二)投資指標(3個) 
  投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再生產中投入資金的數量。 
  按我國現行管理體制劃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部分。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投資主體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主要包括:政府投資、企業投資和外商投資三個方面。 
  1.政府投資。 
  2.企業投資。 
  3.外商投資。 
  外商投資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 
  外商直接投資外國企業和經濟組織或個人(包括華僑、港澳臺胞以及我國在境外注冊的企業)。 
  (三)消費指標(2個) 
  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四)金融指標(4個) 
  1.總量指標 
  包括:貨幣供應量、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金融資產總量。 
  (1)根據我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 
  ①流通中現金(M0)②狹義貨幣供應量(M1)③廣義貨幣供應量(M2)。 
  M2與M1的差額,通常稱為準貨幣。 
  (2)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 
  (3)金融資產總量 
  2.利率 
  從宏觀經濟分析的角度看,利率的波動反映出市場資金供求的變動狀況。 
  利率的分類:存款利率、貸款利率、國債利率、回購利率、同業拆借利率。 
  再貼現率和同業拆借利率是基準利率。 
  (1)貼現率與再貼現率。 
  (2)同業拆借利率。同業拆借利率是指銀行同業之間的短期資金借貸利率。 
  同業拆借有兩個利率,拆進利率與拆出利率。同業拆借中大量使用的利率是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 
  (3)回購利率 
  (4)各項存貸款利率 
  3.匯率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5年7月21日頒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以此確立了人民幣“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4.外匯儲備 
  是一國對外債權的總和,用于償還外債和支付進口,是國際儲備的一種。 
  一國的國際儲備除了外匯儲備之外,還包括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儲備頭寸。 
  (五)財政指標(3個) 
  1.財政收入 2.財政支出 3.赤字或結余 
  第二節 宏觀經濟分析和證券市場 
  一、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一)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宏觀經濟運行通過4個途徑影響證券市場:企業經營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資金成本。 
  (二)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 
  1.GDP變動 
  (1)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 
  (2)高通脹下的GDP增長。 
  (3)宏觀調控下的GDP減速增長。 
  (4)轉折性的GDP變動。 
  股市指數與宏觀經濟走勢之間的關聯關系被不同程度地弱化,股市指數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經常呈現非正相關甚至負相關關系。 
  2.經濟周期變動 
  (1)經濟總是處于在周期性運動中,股份波動是永恒的。 
  (2)收集有關宏觀經濟資料和政策信息,隨時注意經濟發展動向。 
  (3)把握經濟周期,認清經濟形勢。 
  3.通貨變動 
  通貨變動包括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兩種。 
  (1)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特別是個股的影響,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可循,完全可能產生相反方向的影響,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分析的一般性原則:共8點(P87) 
  (2)通貨緊縮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通貨膨脹緊縮將損害消費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造成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與通貨膨脹一樣不利于幣值穩定和經濟增長。 
  帶來經濟負增長,使股票債券及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大幅下降。 
  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三種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 
  (一)財政政策 
  1.財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6手段: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轉移支付制度。這些手段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協調使用。 
  2.財政政策的種類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 
  (2)擴大財政支出,加工財政赤字。 
  (3)減少國債發行(或回購部分短期國債)。 
  (4)增加財政補貼。 
  3.分析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影響應注意的問題 
  (二)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及其作用 
  (1)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2)通過調控利率和貨幣總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 
  (3)調節國民收入中消費與儲蓄的比例。 
  (4)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2.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工具可分為兩大類:一般性政策工具、選擇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包含3種: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 
  選擇性政策工具包含2種: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 
  3.貨幣政策的運作 
  貨幣政策分為:緊的貨幣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 
  緊的貨幣政策主要手段是: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加強信貸控制。 
  松的貨幣政策主要手段是: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貸控制。 
  4.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可以從4個方面進行分析:利率、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調節貨幣供應量、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三)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概述 
  收入政策兩個目標:收入總量目標、收入結構目標。 
  2.我國收入政策的變化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三、國際金融市場環境分析 
  國際金融市場按經營業務的種類劃分,可以分為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和期權期貨市場。 
  國際金融市場對我國證券市場影響的途徑: 
  (一)國際金融市場通過人民幣匯率預期影響證券市場 
  匯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講,一國的經濟越開放,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高,證券市場受匯率的影響越大。 
  人民幣漸進升值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其一,將全面提升人民幣資產升值。其二,擁有人民幣資本類的行業或企業將特別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二)國際金融市場動蕩通過宏觀面間接影響我國證券市場 
  (三)國際金融市場動蕩通過微觀面直接影響我國證券市場 
  隨著證券市場日益開放,A股與H股的關聯性還將進一步加強: 
  (1)股權置改革的順利完成將加速A-H股價值的接軌進程。 
  (2)在套利機制的作用下趨于消失,使得兩者股份逐步融合。 
  (3)會使很多的大型上市公司同時出現在A股與H股市場。 
  第三節 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 
  從長期來看,股票的價格由其內在價值決定,但就中、短期的價格分析而言,股價由供求關系決定。成熟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是由資本收益率引導的供求關系,即資本收益率水平對股價有決定性影響。而我國的股價在很大程度上由股票的供求關系決定。 
  一、證券市場的供給方和需求方 
  (一)供給方 
  (二)需求方 
  1.個人投資者。個人投資者為自然人,指從事證券買賣的居民。 
  2.機構投資者。它包括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社保基金,也包括參與證券投資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包括一些投資公司和企業法人。 
  資金與人才實力雄厚,投資理念成熟,抗風險能力強。 
  機構投資者是市場主要參與者,是市場成熟的一個標志。 
  根據投資證券市場的目的不同,可以把投資者分為長期投資者和短期投資者。 
  從以下三個方面對二者進行區分:時間區分;范圍區分;風險和收益區分。 
  二、證券市場供給的決定因素與變動特點 
  (一)上市公司質量 
  (二)上市公司數量 
  決定上市公司數量的主要因素是: 
  1.宏觀經濟環境 
  2.制度因素 
  三大因素:發行上市制度、市場設立制度和股權流通制度。 
  3.市場因素 
  三、證券市場需求的決定因素與變動特點 
  主要受五方面因素決定:宏觀經濟環境、政策因素、居民金融資產結構的調整、機構投資者的培育和壯大、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 
  四、影響我國證券市場供求關系的基本制度變革 
  (一)股權分置改革 
  由于特殊歷史原因,我國A股上市公司內部普遍形成了“兩種不同性質的股票”,即非流通股和社會流通股。這兩類股票表現出“不同股、不同價、不同權”的特征,這一特殊的市場制度與結構被稱之為“股權分置”。 
  股權分置問題的由來和發展可以分為三個價段。 
  第一階段,股權分置問題的形成。 
  第二階段,通過國有股變現解決國企改革和發展資金需求的嘗試,開始觸動股權分置問題。2001年6月12日,國務院頒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第三階段,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股權分置改革的影響與意義: 
  1.不同股東之間的利益行為機制在股改后趨于一致化。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問題,不同股東的利益行為機制在股改后趨于一致化,市場的制度基礎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2.股權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定價機制的統一,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和價值發現功能進一步得到優化。 
  3.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東違規行為將被利益牽制,理性化行為趨于突出。 
  4.股權分置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層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5.股權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整體目標趨于一致,長期激勵將成為戰略規劃的重要內容。 
  6.股權分置改革之后金融創新進一步活躍,上市公司重組并購行為增多。 
  7.股權分置改革之后市場供給增加,流動性增強。 
  總之,股權分置改革是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恢復資本市場的固有功能,即價格發現功能和對上市公司行為的市場約束功能。同時,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也有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有利于資本市場創新和國際化進程。 
  (二)《證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訂 
  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后的兩法將于2006年1月1日開始施行。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法制建設邁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兩法修訂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精神: 
  1.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創新; 
  2.切實加大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 
  3.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監管; 
  4.促進證券公司的規范和發展; 
  5.完善證券發行、上市制度。 
  (三)融資融券業務 
  融資融券業務是指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上市證券或者出借上市證券供其賣出,并收取擔保物的經營活動。融資融券交易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四種形式。市場通常說的“融資融券”,一般指券商為投資者提供的融資和融券交易。 
  2006年6月3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融資融券試點管理辦法》,這是融資融券業務的基礎性指導文件。 
  融資融券制度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作為一種新的交易工具,融資融券業務特別是融券的推出將在我國證券市場形成做空機制,改變目前證券市場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單邊市”現狀。 
  (2)融資融券業務將增加資金和證券的供給,增強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和連續性,活躍交易,大大提高證券市場的效率。 
  (3)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將連通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增加資本市場資金供給。 
  (4)融券的推出有利于投資者利用衍生工具的交易進行避險和套利,進而提高市場效率。 
  (5)融資融券有利于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然而,融資融券又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促進市場完善、提高市場有效性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風險。主要表現在: 
  (1)融資融券業務對標的證券具有助漲助跌的作用。 
  (2)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使得證券交易更容易被操縱。 
  (3)融資融券業務可能會對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帶來一定威脅。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