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溶酶體的類型
由于溶酶體在形態上的多樣性和異質性,曾發現各種不同類型的溶酶體。根據溶酶體處于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階段, 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 初級溶酶體(primary lysosome)
此類溶酶體是剛剛從反面高爾基體形成的小囊泡, 僅含有水解酶類,但無作用底物,外面只有一層單位膜,其中的酶處于非活性狀態。
■ 次級溶酶體(secondary lysosome)
此類溶酶體中含有水解酶和相應的底物,是一種將要或正在進行消化作用的溶酶體。根據所消化的物質來源不同, 分為自噬性溶酶體、異噬性溶酶體。[醫學 教育網 搜集整理]
● 自噬性溶酶體(autolysosome)
是一種自體吞噬泡, 作用底物是內源性的,即細胞內的蛻變、破損的某些細胞器或局部細胞質。這種溶酶體廣泛存在于正常的細胞內,在細胞內起“清道夫”作用。
● 異噬性溶酶體(heterolysosome)
又稱異體吞噬泡, 它的作用底物是外源性的, 即細胞經吞噬、胞飲作用所攝入的胞外物質。異噬性溶酶體實際上是初級溶酶體同內吞泡融合后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