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8年口腔執業醫師考試知識點解析(十三)

發布時間:2011-10-18 共9頁


    (二)臨床表現
    1.口腔念珠菌病分型  口腔念珠菌病分型尚不統一,可按病損特征及病變部位等分型,目前普遍采用Lehner(1966)提出的分型標準,即將口腔念珠菌病分為假膜型、萎縮型、增殖型念珠菌病及和念珠菌感染有關的疾病如正中菱形舌炎、念珠菌唇炎等。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人,但以新生嬰兒最多見,發生率為4%,又稱新生兒鵝口瘡或雪口病。病程為急性或亞急性。病損可發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新生兒鵝口瘡多在生后2~8日內發生,好發部位為頰、舌、軟腭及唇。損害區粘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軟小斑點,如帽針頭大小,不久即相互融合為白色或藍白色絲絨狀斑片,并可繼續擴大蔓延至扁桃體、咽部、牙齦。早期粘膜充血較明顯,故呈鮮紅色與雪白的對比。而陳舊的病損粘膜充血減退,白色斑片帶淡黃色。斑片附著十分緊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紅的粘膜糜爛面及輕度出血。患兒煩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難,有時有輕度發熱,全身反應一般較輕;但少數病例,可能蔓延到食管和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少數病人還可并發幼兒泛發性皮膚念珠菌病、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
    (2)急性萎縮型(紅斑型)  急性萎縮型念珠菌性口炎多見于成年人,常由于廣譜抗生素長期應用而致,且大多數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營養不良、內分泌紊亂、腫瘤化療后等。某些皮膚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天皰瘡等,在大量應用青霉素、鏈霉素的過程中,也可發生念珠菌性口炎,因此,本型又被稱為抗生素口炎。應當注意的是,這種成人急性念珠菌性口炎以舌粘膜多見,兩頰、上腭、口角、唇等部位亦可發生。可有假膜,并伴有口角炎,但主要表現為粘膜充血、糜爛及舌背乳頭呈團塊萎縮,周圍舌苔增厚。患者常首先有味覺異常或味覺喪失,口腔干燥,粘膜灼痛。
    (3)慢性肥厚型(增殖型)  又稱念珠菌白斑,可見于頰粘膜、舌背及腭部。由于菌絲深入到粘膜或皮膚的內部,引起角化不全、棘層肥厚、上皮增生、微膿腫形成以及固有層乳頭的炎細胞浸潤,而表層的假膜與上皮層附著緊密,不易剝脫。組織學檢查,可見到輕度到中度的上皮不典型增生,有人認為念珠菌白斑病有高于4%的惡變率,特別是高齡患者應提高警惕,爭取早期活檢,以明確診斷。
    本型的頰粘膜病損,常對稱地位于口角內側三角區,呈結節狀或顆粒狀增生,或為固著緊密的白色角化斑塊,類似一般粘膜自斑。腭部病損可由牙托性口炎發展而來,粘膜呈乳頭狀或結節狀增生;舌背病損,可表現為絲狀乳頭增殖。肥厚型念珠菌口炎,可作為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疾病癥狀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見于免疫不全綜合征和內分泌功能低下的患者。
    (4)慢性萎縮型(紅斑型)  本型又稱牙托性口炎,多發生于戴義齒的患者。損害部位常在上頜義齒側面接觸之腭、齦粘膜,多見于女性患者。臨床表現為義齒承托區粘膜廣泛發紅,形成鮮紅色彌散紅斑。在紅斑表面可有顆粒增生。舌背乳頭可萎縮,舌質紅。
  2.與念珠菌感染有關的疾病
  (1)念珠菌性唇炎 可伴有口角炎或唇炎。患者自訴口干、灼痛及刺激痛。病程數月至數年。本病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唇炎,多發于高年(50歲以上)患者。一般發生于下唇,可同時有念珠菌口炎或口角炎。
    (2)念珠菌口角炎 本病的特征是常為雙側罹患,口角區的皮膚與粘膜發生皸裂,鄰近的皮膚與粘膜充血,皸裂處常有糜爛和滲出物,或結有薄痂,張口時疼痛或溢血。此種以濕白糜爛為特征的霉菌性口角炎,應與維生素B2缺乏癥或細菌口角炎區別,前者同時并發舌炎、唇炎、陰囊炎或外陰炎,后者多單發于一側口角,細菌培養陽性(以鏈球菌為主);而念珠菌口角炎多發生于兒童、身體衰弱病人和血液患者。年長病人的口角炎多與咬合垂直距離縮短有關,口角區皮膚發生塌陷呈溝槽狀,導致唾液由口角溢人溝內,故常呈潮濕狀態,有利于霉菌生長繁殖。兒童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因口唇干裂繼發的念珠菌感染的口角炎也較常見。
    (三)診斷
    根據病史及各型口腔念珠菌病的臨床特征及實驗室檢查綜合進行診斷。白色念珠菌病的實驗室診斷方法,目前認為最可靠的是在玉米培養基上形成厚壁孢子,而最簡單的方法是標本直接鏡檢。常采取口腔粘膜的假膜、脫落上皮,痂殼等標本,置于載玻片上,滴加10%氫氧化鉀液數滴,覆以蓋玻片,用微火加熱以溶解角質,然后立即進行鏡檢,如發現假菌絲或芽胞,就可確認為真菌感染,但還必須通過培養,才能確診為白色念珠菌。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應與急性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鑒別。膜性生口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球菌感染引起,兒童和老年人易罹患,可發生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患區充血水腫明顯,大量纖維蛋白原從血管內滲出,凝結成灰白色或灰黃色假膜,表面光滑致密,略高出于粘膜面。假膜易被拭去,遺留糜爛面而有滲血。區域淋巴
腫大,可伴有全身反應。涂片檢查或細菌培養可確定主要的病原菌。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