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感染與傳染病學 兔熱病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2頁

  【概述】

  兔熱病(rabbit fever或tularemia)是土拉桿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癥狀因不同類型而異,主要有發熱、皮膚潰瘍、局部淋巴結腫大、呼吸道癥狀、眼結膜充血和潰瘍及毒血癥等。國內西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山東等地均證明有本病存在。

  【病因】

  病原為土拉桿菌,乃一多形、微小的革蘭陰性球桿菌,無芽胞和動力,在組織內可見到菌體外有莢膜。該菌在一般培養基上不易生長。與布魯菌相似,本菌對熱和普通化學消毒劑均很敏感,對低溫的耐受性則較強,在4℃水和潮濕土壤中能保存活力及毒力4個月以上。該菌具有內毒素,對一般實驗動物均具有致病力,依據對家兔的不同毒力和分解甘油的性能,可分為歐亞變種和美洲變種。國內各地所獲菌株均屬歐亞變種。

  本菌具有多糖抗原、細胞壁及包膜抗原、蛋白抗原等三種抗原。多糖抗原引起速發型變態反應,而細胞壁及包膜抗原有免疫性及內毒素作用。蛋白抗原則引起遲發反應。

  【流行特征】

  (一)傳染源 本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界帶菌的動物很多,約百余種,但絕大多數地區的主要傳染源是野兔,其次是鼠類和羊。人傳人則未見報道。

  (二)傳播途徑 ①直接接觸。狩獵野兔、剝皮割肉,或接觸病死動物的血、肉、排泄物,病菌通過皮膚、粘膜、結膜而侵入人體。②吸血昆蟲叮咬,或昆蟲壓碎后體液沾染皮膚及粘膜而受染。作為媒介的吸血昆蟲有蜱(主要為矩頭蜱)、蚊(伊蚊)、蚋、斑虻、家蠅等。③吃了未煮熟的含菌兔肉或為鼠糞污染的食物和飲水而受染。④病鼠的排泄物使草垛帶菌,農民打谷、簸揚、運送干草引起塵土飛揚而病菌吸入或自眼結膜及皮膚創口侵入。

  (三)易感人群 男性成人的發病率較高(約占總數的2/3)。獵民、屠宰工人、肉類皮毛加工廠工人、農民、牧民、實驗室工作人員等因接觸機會較多,故發病率也高。一次得病有持久的免疫力,偶見再感染者。流行區的隱性感染者較多,血清免疫學或皮內試驗證明,感染率平均為10%。

  【發病機制】

  病原菌自皮膚破損處(或其他途徑)侵入人體后,即循淋巴管侵入附近淋巴結,并引起炎癥。細菌雖可被吞噬細胞吞噬,但不一定被殺滅,且可從淋巴結中逸出,進入血液循環而引起菌血癥,并侵入全身臟器,其中肝、脾、深部淋巴結、骨髓等網狀內皮系統攝菌尤多。

  肝、脾與淋巴結(繼發性)中有結核性肉芽腫,具一定特征性。肉芽腫無出血,是與鼠疫區別的重要標志。

  病原菌由呼吸道吸入后,可被肺泡內的巨噬細胞所吞噬,若在肺泡內不被消滅,則病原菌繁殖,周圍可出現炎癥反應,伴肺泡壁壞死,縱隔淋巴結常腫大。肉眼可見散在的斑片狀支氣管肺炎,某些可相互融合。肺內結核樣肉芽腫的形成較其他部位為少。

  【臨床表現】

  潛伏期1~10日,一般為3~4日。起病大多急驟,高熱可達39~40℃以上,伴寒戰及毒血癥癥狀如頭痛、肌肉酸痛、出汗、明顯乏力等。熱型多呈持續型,少數呈弛張或間歇型,未治療者熱程可持續1~3周,甚至可遷延數月,恢復期遙長。由于入侵途徑較多和受侵臟器輕重不一,故臨床表現呈多樣化。

  (一)潰瘍腺型和腺型 前者多見,約占75%~85%,后者較少。該二型見于因節肢動物叮咬或處理染菌動物皮毛而得病者。病原菌侵入后1~2天,局部皮膚出現丘疹,繼而化膿、壞死,中心脫落而形成潰瘍,邊緣隆起有硬結感;周圍紅腫不著,伴一定程度的疼痛,有時覆以黑痂。腺型患者僅出現上述淋巴結的病變,而無皮膚損害。

  (二)肺型 表現為上呼吸道卡他癥狀,咳嗽少痰,胸骨后感鈍痛,咯血少見。肺部僅可聞及少許干性羅音。X線示支氣管肺炎,偶見肺膿腫、肺壞疽或空洞形成,肺門淋巴結每有腫大。胸膜常受累,滲出液以單核細胞為主,輕癥患者的病程可長達1個月以上,重癥患者可伴嚴重毒血癥、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困難等。

  (三)胃腸型 病菌由小腸進入體內,臨床表現為腹部陣發性鈍痛,伴嘔吐和腹瀉,偶可引起腹膜炎、嘔血、黑糞等。腸系膜淋巴結每有腫大,并具壓痛。本型毒血癥癥狀每也較著。

  (四)傷寒型或中毒型 可能為大量毒力較強的菌株侵入人體而引起,一般無局部病灶或淋巴結明顯腫大。起病急,體溫迅速升達40℃以上,伴寒戰、劇烈頭痛、肌肉及關節顯著疼痛,以及大汗、嘔吐等。熱常呈馬鞍形,熱程10~15日。肝脾多腫大,偶有皮疹。30%~80%患者繼發肺炎,偶可并發腦膜炎、骨髓炎、心包炎、心內膜炎、腹膜炎等。本型約占5%~15%。

  (五)眼腺型 眼部受染后表現為眼結膜高度充血、流淚、怕光、疼痛、眼瞼水腫等,并有膿性分泌物排出,一般為單側。結膜上可見黃色小結節(肉芽)和壞死性小潰瘍。角膜上可出現潰瘍,繼以疤痕形成,導致失明。附近淋巴結腫大或化膿,全身毒血癥癥狀每較重,病程3周至3個月不等。本型約占1%~2%。

  (六)咽腺型 病菌經口進入后被局限于咽部,扁桃體和周圍組織水腫、充血,并有小潰瘍形成,偶見灰白色壞死膜。咽部疼痛不著,頸及頜下淋巴結腫大,伴壓痛,一般為單側。潰瘍也可出現于口腔硬腭上。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