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感染與傳染病學 鼠疫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2頁

  【概述】

  鼠疫(plague)是鼠疫桿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于野生嚙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癥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萬計,我國在解放前也曾發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極高。1992年全世界報告發生人間鼠疫的有巴西、中國、馬達加斯加、蒙古、緬甸、秘魯、美國、越南及扎伊爾等9個國家,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病死率為8.7%。我國29例,集中在西雙版納。中國證實的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7個?。ㄗ灾螀^)、216縣,動物鼠疫不斷。人間鼠疫由1985年二個省區(青海、西藏)擴大至云南、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六個省區。1994年毗鄰的印度暴發鼠疫693例。我國防治鼠疫的工作仍非常重要。

  【診斷】

  依據流行病學資料和一些特殊臨床表現,一般即可作出診斷,輕型病例需與急性淋巴結炎、恙蟲病、鉤端螺旋體病、兔熱病等區別,主要有賴于細菌學檢查。

  【治療措施】

 ?。ㄒ唬┗颊吒綦x 患者應隔離在孤立建筑物內,病區內應做到無鼠、無蚤,病人須經仔細滅蚤、淋浴后方可收入。肺鼠疫患者應獨室隔離。隔離到癥狀消失,血液或局部分泌物培養第3天1次,檢菌3次陰性;肺鼠疫痰培養第3天1次,6次陰性,始可出院。

 ?。ǘ┮话阒委熀蛯ΠY治療 急性期絕對臥床,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及足量水分,并按需要靜脈內補液。煩躁不安、局部淋巴結疼痛者,給予鎮靜、止痛藥。呼吸困難者給氧,出現休克、DIC、心力衰竭等作相應處理(參閱51節“感染性休克”章)。對嚴重毒血癥患者可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100~300mg氫化可的松靜滴,但必須與有效抗菌藥物同用。

 ?。ㄈ┚植刻幚怼∧[大淋巴結可用抗菌藥物外敷,其周圍組織內注入鏈霉素0.5g.已軟化者可切開排膿,宜在應用足量抗菌藥物24小時以上方可進行。眼鼠疫可用四環素、氯霉素眼藥水滴眼。皮膚鼠疫可用抗菌藥液濕敷、沖洗或抗菌藥軟膏外敷。

 ?。ㄋ模┛咕委煛”仨殸幦≡缙谧懔亢妥⑸浣o藥,輕癥也可口服。首劑宜大,療程視不同病型而異,熱退后繼續用藥4~5天。

  氨基糖甙類最為有效,早期以靜注為宜。

  慶大霉素成人每日160~320mg,分次靜滴,療程7~10日。鏈霉素宜用于腺鼠疫等較輕病例,成人每日肌注2g,2~4次分給,熱退后改為每日1g,療程同上。肺鼠疫病例須用較大量,如慶大霉素首劑為160mg,繼每6小時80mg靜滴;鏈霉素首劑為1g,繼每4小時0.5g,熱退后改為每6小時0.5g,用藥5~7日。氨基糖甙類若與四環素或氯霉素合用,則劑量可酌減??敲顾乇容^少用,成人每日1~2g.氨基糖甙類偶可導致赫氏樣反應(Herxheimer type reaction)。

  四環素和氯霉素在開始2日宜用較大量,成人每日3~4g,分4次口服。不能口服時改靜滴,但四環素的每日量不宜超過2g;熱退后即改口服,每日1.5~2.0g,續用6日。

  磺胺藥宜用于輕癥及腺鼠疫,常用者為SD,首劑2~4g,繼每4小時1~2g,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不能口服時靜滴,體溫正常3~5天后停藥。雙嘧啶(含SD400mg,TMP50mg)或復方SMZ也可采用,每日3~4次,每次2片,熱退后改為每日2次。

  處理肺鼠疫、敗血型鼠疫等以聯合用藥為宜,首選為鏈霉素加氯霉素或四環素,次選為慶大霉素加氯霉素或四環素。早期足量給藥為成功關鍵。抗鼠疫血清現已少用。

  【病原學】

  鼠疫桿菌屬腸桿菌科耶爾森菌屬,為多形性,革蘭陰性兼性需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8℃,普通培養基上生長緩慢,需培養72小時以上。

  我國鼠疫桿菌共17個型,均以地方命名,如祁連山型、北天山東段型等。

  本菌抗原結構復雜,已證實有18種抗原,即A~K,N、O、Q、R、S、T及W等,其中F1、T及W最重要,為特異抗原。F1為莢膜抗原,可用于診斷;131T抗原為鼠毒素,存在于細胞內,菌體裂解后釋放,是致病及致死的物質。V/W抗原可使細菌在吞噬細胞內保持毒力,抗拒吞噬。T抗原具有外毒素性質,可作用于血管、淋巴內皮系統,引起炎癥、壞死、出血等。

  其他毒性因子包括鼠疫原(pesticin)、纖維蛋白溶酶、凝固酶與脂多糖內毒素等。

  鼠疫桿菌在膿液、痰中和蚤糞、土壤中能分別存活10~20天和6個月至1年以上。細菌于煮沸后1~2分鐘、55℃15分鐘或日光照射4~5小時可被殺滅。5%來蘇或石炭酸、0.1%~0.2%升汞等在20分鐘內可將痰中病原菌殺死。

  【發病機理】

  病菌由蚤類叮咬而感染,細菌在引流的淋巴結內,被單核細胞吞噬,但不被殺滅,且能繁殖,形成含Ⅰ蛋白的莢膜及其他毒性物質。淋巴結乃呈出血性壞死,細菌可沿血循環及淋巴管擴散,波及淺表淋巴結及縱膈、肺門淋巴結。

  10%至20%的患者發生多葉性肺炎,可為大葉實變及出血性壞死,膿腫。吸入染菌塵埃時主要引起肺部病變,但也可僅累及扁桃體及頸淋巴結。如未及時治療,各型鼠疫均可發展為敗血癥,并波及肝、脾等臟器及其他淋巴結。[醫學 教育網 搜集 整理]

  基本病變為血管和淋巴管的急性出血和壞死,局部淋巴結有出血性炎癥和凝固性壞死,內有大量病原菌,鄰近淋巴結也可累及。肺充血水腫,偶見細菌栓子所致的散在壞死結節。氣管、支氣管粘膜高度充血,務腔內充塞大量含菌的泡沫狀血性、漿液性滲出液。各器官均充血、水腫或壞死。血多呈黑色,漿膜腔常積有血性滲出液。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