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3頁
第三篇 醫學蠕蟲
蠕蟲(helminth)為多細胞無脊椎動物,藉身體的肌肉收縮而作蠕形運動,故通稱為蠕蟲。在動物分類學史上,蠕蟲曾被認為是獨立的,具有特殊性的一類動物。但在分類學研究不斷發展之后,人們發現蠕蟲,實際上與人體有關系的包括扁形動物門(Phylum Platyhelminthes)、線形動物門(Phylum Nemathelminthes)和棘頭動物門(Phylum Acanthocephala)所屬的各種動物。因此在分類學上,蠕蟲這個名稱已無意義;但習慣上仍沿用此詞。由蠕蟲引起的疾病稱為蠕蟲病,具有重要意義的蠕蟲種類幾乎全部屬于前兩門。
第十四章 吸蟲
第一節 概論
吸蟲(trematode)屬于扁形動物門的吸蟲綱(Class Trematoda)。寄生人體的吸蟲屬于復殖目(Order Digenea),稱為復殖吸蟲(digenetic trematode)。復殖吸蟲雖然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生活史復雜,但基本的結構(圖14-1)和發育過程略同。
圖14-1 復殖吸蟲成蟲形態構造示意圖
形態與功能
大多數的復殖吸蟲的成蟲外觀呈葉狀或長舌狀,兩側對稱,背腹扁平,通常具口吸盤(oral sucker)與腹吸盤(acetabulum),內部結構如下:
體壁組織吸蟲成蟲體表有凹窩、凸起、皺褶、體棘、感覺乳突等,其形態、數量、分布等隨蟲種與蟲體部位而異。體壁由體被(tegument)與肌肉層組成。中間為實質組織(parenchymal tissue)和埋在實質組織中的消化、生殖、排泄、神經系統等,缺體腔。體被為具有代謝活力的合胞體(syncytium),從外到內由外質膜(external plasma membrane)、基質(matrix)與基質膜(basal plasmamembrane)組成。基質膜之下為基層(basement layer)。肌肉層由外環肌(circular muscle)與內縱肌(longitudinal muscle)組成。體棘位于基質膜之上。感覺器位于基質中,有纖毛伸出體表,另一端有神經突(nerve process)與神經系統相通。此外還有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核糖體(ribosome)、吞噬體(phagosome)、線粒體(mitochondrion)、高爾基復合體(golgi complex)和各種分泌小體(secretory body)等(圖14-2)。體被具有保護蟲體、吸收營養物質、感覺等生理功能。在結構上,體壁可隨蟲種、環境條件、發育階段的不同而有差別,也可出現更新。結構的差別與更新通常也有生理功能上的意義。
圖14-2 復殖吸蟲成蟲體壁結構示意圖